
一汽奧迪A5L上市了,雖然自詡為“豪華燃油 B 級車市場價值典范”,但其智能化的明顯提升和官方指導價的明顯下降,則難掩它在中國市場,終于低下曾經高昂的頭顱。
特別是25.58萬元的入門價,一舉拉低了一線豪華品牌B級車的身價,屬于典型的價格潰敗。
除了與2025款寶馬3系和奔馳C級車相比,這個價格低得有點離譜之外,哪怕與自家同為B級車的奧迪A4L比,也低了很多。奧迪A4L今年2月上市的車型,入門價仍保持在28.98萬元。而奧迪A5L的入門價,比奧迪A4L一下子低了3.4萬元。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雖然奧迪A4L現在的市場報價,早已跌破20萬元大關,但與官方指導價畢竟不是一回事情。官方指導價,是廠家對產品價值的標準定義,并受很多因素影響。

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本來也是正常現象,但這次調整幅度如此之大,似乎就是明顯自降身段了。《車界熱評》注意到,奧迪A4L自從2009款在中國上市以來,價格最低的時候,都在27萬元之上。奧迪 A5L作為一款B級車,這次無疑降出了新高度,這只能說明廠家已不像之前那樣自信了。尤其是在發布會現場,廠家甚至還給出了23.98萬元的限時心動起步價。
在價格大幅度下降的同時,一汽奧迪A5L還像造車新勢力一樣,開始進行智能化武裝,以貼近目前國內車市的智能化潮流。哪怕入門車型,相比2025款奧迪A4L,也增加了攝像頭、傳感器數量和L2級輔助駕駛,試圖想弄出一些新花樣和新體驗。
但令人疑惑的是,這些智能化成本,不僅沒有推高車輛價格,反而價格明顯低于2025款奧迪A4L,讓人懷疑一汽奧迪是不是在做虧本生意。根據商業原理,讓汽車廠家做虧本買賣,無異于天方夜譚。
這其中或許至少有三種可能,一是之前的價格確實存在虛高,毛利率巨大,現在只好吐一部分出來。二是通過適當降低一部分部件、材料和工藝的標準,來進行調整,從而使這種低價格得以實現。三是科技進步和效率提高,帶來成本減少。
如果從一汽奧迪公布的表面數據看,奧迪A5L入門車型的配置相比奧迪A4L,基本上都是增加的,而且增加的大都是智能化配置;車身的尺寸和軸距,也是增加的。只是在最大功率、最大扭矩、零百加速和最高車速上,奧迪A5L入門車型則不如奧迪A4L。輪胎也窄了10mm。除了這些表面數據之外,那些看不見的部件、材料和工藝到底如何,只能夠在消費者的使用中檢驗了,或者由專業機構、汽車維修工進行比較才能有所發現。
其實,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奧迪A5L配置增加了,價格反而降低了,只有一汽奧迪自己心里最清楚。

因此,作為一線豪華品牌B級車,一汽奧迪A5L把價格拉到了25萬元區間,對消費者來說是不是一件好事情,目前還很難判斷。如果沒有降低部件、材料和工藝等標準,那對消費者來說,當然是好事情。如果某些地方降低了標準,那只能說明一分價錢一分貨,也沒有什么好抱怨的,因為價格戰,以及一些人只認價格的消費習慣所帶來的外部環境,即使出現這樣的結果,也是不足為奇的。
而對奧迪的老對手奔馳和寶馬來說,面對奧迪A5L這種自降身價,價格潰敗,應該觸動會很大,也成了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跟吧,將導致一線豪華B級車,價格進一步淪陷;不跟吧,同級產品的競爭力可能會受到影響。寶馬奔馳到底跟還是不跟,估計要等它們的同級車上市時,才會水落石出。只是一汽奧迪,率先熬不住了,已經不是很在意B級車的身價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