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競速賽中,華為ADS(智能駕駛系統)正憑借技術實力與市場表現的雙重優勢,成為車企角逐高端市場的“關鍵籌碼”。從行業專家的高度認可到量產車型的熱銷數據,華為智駕技術的商業化落地正迎來加速期。

汽車圈資深人士陳震明確表示:“華為ADS是目前用過感覺最好的輔助駕駛系統”,這一評價基于其在公共道路的實際體驗。盡管封閉場地測試中存在不同聲音,但華為智駕在數據積累、感知能力上的“斷代領先”優勢已獲得廣泛認可。華為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產品線總裁李文廣透露,最新的ADS 4系統在安全性上全面升級,不僅能更好應對惡劣天氣,對小物體目標的處理能力也顯著提升,甚至實現了懸空障礙物、負向高度等場景的精準剎停,技術實力持續進階。
技術優勢正快速轉化為市場競爭力。嵐圖汽車的市場表現就是典型案例:搭載華為最新智能駕駛技術的新款嵐圖FREE+,定價30萬元以內,上市一周即斬獲超2萬個訂單,助力嵐圖上半年累計銷量突破5萬輛,同比增長八成,近四個月連續實現月銷過萬。武漢工廠內,工人們頂著烈日加班加點質檢發車,工廠外排起長龍的運輸車隊,直觀展現出“華為技術+車企產品”組合的市場號召力。
華為ADS的“朋友圈”還在持續擴大。其技術不僅適配不同價位車型,更能滿足多樣化場景需求——從應對城市復雜路況到高速長距離輔助駕駛,從精準識別行人車輛到逐步覆蓋護欄、樹木等更多障礙物類型。李文廣坦言,智駕競爭才剛起步,華為正沿著特斯拉FSD的技術路徑深耕,在道路感知、車輛控制流暢度等方面持續打磨,“足夠的時間和投入下,能力差距將不斷縮小”。
對于車企而言,搭載華為ADS已成為突破市場的“捷徑”。嵐圖正是憑借這一技術優勢,在比亞迪、理想等品牌的圍堵中撕開缺口。為趁熱打鐵,嵐圖計劃下半年將線下門店從400家擴至700家,重點布局三四線城市,讓更多消費者體驗“華為智駕+實用配置”的產品魅力。不過快速擴張也引發關注,有車主擔心服務質量能否同步跟進,這成為技術落地后企業需要平衡的新課題。
從技術口碑到市場銷量,華為ADS正走出一條“硬實力說話”的發展路徑。隨著嵐圖等合作車企的產品持續放量,以及ADS系統對更多場景的覆蓋升級,智能駕駛的“華為時代”或許已悄然開啟。而消費者最終將用訂單投票,檢驗這場“技術賦能+市場落地”的協同效應能否持續領跑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