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沃爾沃全新S90正式上市,共推出7款車型,限時參考尊享價區間為30.09-45.49萬元。
和以往一樣,這場發布會并沒有走“炫技”路線,而是延續了沃爾沃最擅長的“安全課”形式,再一次重申了其獨有的“安全三層論”:
第一層:法規底線,這是所有車企的準入門檻,但絕不是終點;
第二層:行業標準,通過碰撞測試推動安全技術不斷進化;
第三層:生命守護,在真實事故中盡全力保護用戶,這是沃爾沃始終追求的最終目標。
正如現場那句擲地有聲的宣言:“安全不是口號,而是我們的信仰。”

安全,不只是營銷
當越來越多的車企把“安全”掛在嘴邊時,這個概念也不可避免地夾雜了營銷意味。但沃爾沃的表達顯得格外純粹。這個以“安全”寫進基因的豪華品牌,依然用最樸素、最執著的方式,直擊安全的本質:真正的安全,不是為了應付測試,而是源自對生命的敬畏。
袁小林曾明確表示:“安全技術的發展始終需要秉持理性、科學和審慎的態度。不應該片面強調硬件、強調參數,追求眼球效應,并與安全劃上等號。”
這也是沃爾沃堅持的信仰——“安全不是參數游戲,而是對每個生命的敬畏。”

安全的“解剖學”
在全新S90的發布會上,沃爾沃用極致的透明化方式,展示了它如何把安全落實到每一個細節。
鋼筋鐵骨:基于SPA平臺打造的車身,采用籠式硼鋼結構,將2000MPa級別的鋼材分布在關鍵部位,構筑出一個類似“抗震框架”的閉環安全籠。
能量分流:獨有的SPOC能量分散系統,能在高強度撞擊時把沖擊力導向乘員艙外,甚至通過可脫落的輪胎卸力,最大限度減少對艙內的威脅。
智能守護:Pilot Assist領航輔助系統在0-130km/h區間內實現車道居中與跟車控制,但始終堅守“輔助而非替代”的原則;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統則通過雷達與攝像頭實時監測,提前介入,降低風險。
電池安全:在T8插混車型上,電池被布置在車身的“黃金安全區”,并通過多重防護設計,把變形率控制在5%以內。這種把電池視作保護體系一部分的思路,刷新了電氣化時代的安全認知。
袁小林的另一句話,正好點明了這一切背后的邏輯:“持續提升安全水平,是在現有技術邊界內尋找‘最大公約數’的過程。”

行業的“安全課代表”
沃爾沃之所以難以被復制,是因為它的安全體系有著三重特質:獨特性、權威性和唯一性。
獨特性:沃爾沃不靠某項“黑科技”博眼球,而是以“全鏈路”的方式把安全織入用車全生命周期——買車時的透明溯源、用車時的智能提醒、維修時的配件可追溯,讓安全成為看不見卻始終存在的防護網。
權威性:沃爾沃堅持“真實事故才是安全的原點”。通過5萬起事故調查、400余次全景碰撞實驗,它把安全標準扎根于現實世界,而非實驗室的理想數據。例如在AEB系統上,沃爾沃更關注誤觸發率,而不是“120km/h剎停”這樣的極限噱頭。
唯一性:對沃爾沃來說,安全不是賣點,而是信仰。甚至在90系車型上,連提示音都取材自北歐冷杉斷裂的聲音,以天然白噪音取代刺耳電子音,盡可能減少駕駛干擾。這種細膩的考量,正是它“潤物細無聲”的安全哲學。
更難能可貴的是,沃爾沃還把多項安全專利開放給行業,從三點式安全帶到兒童座椅,這種利他主義,正是它作為“安全課代表”的擔當。
當汽車快速電動化、智能化時,行業陷入對“零事故”的幻想和L3/L4噱頭的追逐。但沃爾沃卻提醒大家:事故從不會按劇本發生,AI也無法完全模擬人類復雜的判斷。
于是,它選擇“慢下來”,不追逐虛幻的承諾,而是聚焦于每一次碰撞如何降低損傷、每一次預警如何更精準。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沃爾沃顯得有些“逆行”,但正是這種偏執,才讓它守住了最本真的命題——讓每一個生命安全抵達。
這也是為什么,安全這堂課,必須由沃爾沃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