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本田剛進入下半年,銷量就迅速變臉,7月份,同、環比分別大跌74%和60%,墊底國內主要合資品牌。
競品擠壓下,主力車型思域,月銷量一年時間內暴跌88%,降價也沒能扭轉頹勢。
CR-V相比年初,也大跌65%,從持續多年的熱銷車型淪為了配角。

同時,電動車也沒能頂上,無論是CR-V等燃油車時代熱銷車型的混動版本,還是全新的純電車型,月銷都只有百臺上下,淪落到無人問津。
東風本田全面擁抱新能源的宏大戰略目標,似乎已遙不可及。
特別是本田思域,從年初的月銷近2萬輛,驟降至3000輛左右,在A級轎車中排名,已經跌到了第22位。

2024全年銷量只有10.6萬輛,相比2023年的17.7萬輛下滑40%。
2025年4月被標致408超越,6月銷量僅6486輛,終端價格下探到了8.99萬元。
即便降幅達4萬元,仍然沒有扭轉頹勢,已經被秦PLUS DM-i、小鵬MONA M03等同價位的國產新能源轎車遠遠甩在身后。

作為曾經的10萬級運動型家用轎車標桿,幾年以前,思域很受消費者喜愛,被捧得也很高。
隨著艾瑞澤8和吉利星瑞等車型的上市,思域就“失寵”了,前兩年落地還需要15萬,月銷差不多穩定15000輛,最近幾個月的銷量平均在三四千臺左右,下滑比較多。
特別是7月份,銷量排名比年銷量排名垮得還厲害。照比以前,處于一個賣不動的狀態,到底什么原因導致它不再受關注?

首先是消費群體,思域以前主打速度與激情,受眾是年輕人。但是現在年輕人都不喜歡油車了,都去新勢力了。
還有就是本田過去靠省油和保值吃飯,現在電動車一來,省油不稀奇,保值也崩了,老套路失靈。
再加上,在國內汽車市場轉型新能源的背景下,本田中國始終沒有推出過爆款新能源車型,仍以燃油車為銷量支撐。

而本田此前的爆款車,思域、雅閣、CR-V等車型,在國產新能源車型和價格戰的沖擊下,已經很難支撐本田中國的銷量大盤。
動作慢,新能源車型少,價格又硬,消費者轉頭就走。2016年思域還要加價,現在降價都沒人問,說明市場,翻臉比翻書快。
此外,意識到新能源陣營落后的本田,也有意做出改變。

今年3月6日,東風本田推出了S7純電動SUV,配備本田高階智駕、HUD、電子后視鏡等高新技術,但是25.99萬元的起售價格,實在難讓本田粉們,愿意拿出真金白銀去支持。
可以說,本田中國在當前國內新能源市場中,還未找準自己的定位,也沒有快速反應市場變化的意識。

本田想翻身,得把電動車拿出來,再把價格打下來,不然明年更難。
你覺得,本田還能追回來嗎?
版權聲明:本文為正在說車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且圖文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盜用,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文章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請聯系我們索取稿酬或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