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電動(NASDAQ: NIU)8月11日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顯示,公司通過高端化產品和技術普惠的雙輪驅動,實現營收12.557億元,同比增長33.5%;凈利潤590萬元,成功實現同比扭虧為盈。小牛電動車對市場前景保持樂觀,基于新品持續放量和傳統銷售旺季的到來,公司預計第三季營收將達14.33億至16.38億,同比增長40%至60%。
目前,國內兩輪電動車市場正處在一個由功能化向智能化轉型的紅利期中。作為該賽道極具競爭力的公司,小牛電動車以科技感和智能化收獲了大批擁躉。就在財報發布前三天,小牛電動剛剛推出NS系列新品,以3K價格段再次下探,成為傳統品牌中高端市場的有力競爭者。

小牛電動車CEO李彥表示:“在中國電商旺季的五月和六月期間,我們的產品持續躋身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摩托車中高端車型最暢銷行列。2025年上半年我們推出的新款車型以智能化升級和功能強化為特色,彰顯出我們對智能科技的不斷追求。此外,我們的國內零售網絡已拓展至4300多家門店,進一步夯實了本土市場增長戰略。海外市場方面,電動摩托車業務在上半年延續了穩健復蘇態勢,與我們的海外戰略部署相符。”
技術賦能,國內整車銷量同比大漲53.6%
根據財報,小牛電動2025年第二季度在國內市場整車銷量達318719輛,同比增長53.6%,創下歷史新高,整車收入達10.56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7.27億元增長45.4%,展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對于這一的強勁業績表現,小牛電動方面表示,主要得益于公司持續推進的技術普惠,通過將TFT真彩屏、雙通道ABS等高端技術下沉至4000元檔產品,成功打開了更廣闊的大眾市場。
2025年初,小牛以“技術無差別普惠”為核心理念,推出FX、NXL、NL三大電摩系列及NLT電自產品。這些產品將TFT真彩屏、高階智能交互魔術輪、車規級AI全屏導航、雙通道真ABS等萬元級科技配置下放到主流價位段。“新品首發僅5小時,全渠道銷售額破1億,全網銷量破10323臺。” 這一銷售成績印證了李彥的判斷:“高端=技術密度×普惠率”。
此外,小牛產品的智能化升級也是消費者青睞的另一個增長點,5英寸TFT智慧彩屏配合“魔術輪”交互旋鈕,讓消費者在騎行中手不離車即可完成各種功能調節。而接入的FindMy查找功能、華為錢包定制NFC鑰匙、OPPO智行等智能生態,則滿足了年輕用戶對科技體驗的追求。
財報顯示,小牛電動在研發領域持續突破創新,研發投入同比增長35.5%。先后推出毫米波雷達、雙向靈犀轉把、全屏導航等多項行業首創技術,并通過體感啟動、自定義屏幕等差異化功能,持續鞏固其高端市場領導地位,彰顯了小牛電動對技術創新的長期承諾。
值得一提的是,小牛電動近期推出的雙絕大師系列表現尤為亮眼,該系列產品首發當日即創下2.28億元的銷售額紀錄,充分展現了公司在高端電動車市場的突出地位。通過深化與新能安、賽福制動等頭部供應鏈的戰略協同,小牛電動構建了高效穩定的產業生態,在電池續航、智能駕駛等核心領域實現技術共研與聯合創新,持續強化高端產品競爭力。
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小牛電動推出的新品已覆蓋4799-9999元全價位段,形成了從入門到高端的完整產品線。第二季度,小牛電動研發投入同比增長35.5%,延續了近年來對技術創新的長期承諾。
NS系列殺入中端市場,開啟科技普惠新戰局
基于上半年的良好表現,小牛電動將2025年全年銷量目標鎖定在130萬-160萬輛,預期實現40%~70%的同比增長。對于第三季度業績,管理層給出了14.33億-16.38億元的營收指引,對應40%~60%的同比增長。
當然,要延續上半年的良好態勢,小牛電動還得在產品端再發力。基于此,小牛電動于近日推出了NS系列新品,以“高性價比智能電摩”為核心定位,進一步拓展20-35歲注重性能與價格平衡的男性消費群體。
小牛電動的 NS Citi 電動摩托車采用踏板設計,搭載 1200W 電機、72V 20Ah 鉛酸電池,標稱續航 52km,最高車速為52km/h。車輛配備前碟后鼓剎車系統、前后減震裝置、5英寸LED儀表屏和自適應陡坡緩降功能。產品首創應用了雙向靈犀轉把技術,可以通過向前或向后旋轉實現加速、減速、倒車及動能回收操作。
此外,小牛電動車還同步發布了造型相似的NST電動自行車,提供三種版本選擇,搭載48V 12Ah鉛酸電池或30Ah鋰電池,首發權益價3649元起。
NS系列產品的推出,不僅強化了小牛電動的技術領先地位,更以高性價比策略拓寬用戶基礎,助力品牌在競爭激烈的電摩市場實現新增長。
可以看出,小牛電動管理層給出第三季度同比增長40%~60%這一樂觀預測的底氣,不僅來自傳統銷售旺季,更源于NS系列的技術差異化與渠道協同效應。
優化產品結構,加速全球化布局
財報顯示,雖然在國內市場小牛電動的表現比較亮眼,但受國際環境影響,第二季度小牛電動海外市場銷量為31371 輛,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市場環境,小牛電動積極調整經營策略,通過優化產品結構,實現海外市場單車收入3288元,同比增長22.6%,產品溢價能力顯著提升,歐洲與東南亞市場的高性能電動摩托車系列也反響良好。
與此同時,小牛電動續深化全球化布局,目前產品已覆蓋53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在歐洲和東南亞市場,新推出的高性能電動摩托車系列獲得良好市場反響。小牛電動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特點,實施”一國一策”的本地化運營策略。在歐美市場,小牛電動與百思買等零售巨頭深化合作,重點推廣高性能電動摩托車和電動滑板車;在東南亞市場,則針對當地路況和使用習慣進行產品定制,并著力構建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
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小牛電動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資合計達人民幣12.266億元,為未來的戰略布局提供了充足資金支持。截至6月30日,小牛電動國內門店數量達4304家,同比增長15%。在“618”大促期間,其高端產品包攬天貓、京東電動車品類銷量與銷售額雙冠,印證了渠道優化與品牌影響力的雙重提升。
小牛電動車通過Q2財報的亮眼成績與高質價比新品發布的“組合拳”,清晰傳遞了其“技術普惠”的可持續性。李彥表示:“我們將繼續深化技術普惠,通過持續的產品創新和渠道優化,推動公司業績可持續增長。我們對智能電動車行業的長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也相信小牛電動能夠在全球市場實現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