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車展的聚光燈下,全新普拉多的引擎轟鳴聲蓋過了展廳的喧囂,這款硬派 SUV 的輪胎紋路里仿佛還帶著戈壁的砂礫,就如同二十年前它第一次開進藏區時的模樣。不遠處,全新 bZ5 的電子屏幕正循環播放著電池安全測試畫面,液晶屏的冷光映在圍觀者的臉上,兩個時代的產品在此刻交匯。

2025 年的成都車展,一汽豐田把 1 號館 H105 展位變成了一本翻開的產業變革史。從 12.98 萬的 bZ5 到尚未公布售價卻已備受關注的普拉多旗艦 VX 版,從歷經 1400 萬用戶驗證的榮放到插混版的格瑞維亞,全明星陣容的背后,是這家合資車企用本土化研發和電動化轉型書寫的新答案。
從天津到成都:一張 PPT 里的決策邏輯
7 月的天津港,一汽豐田銷售公司的新辦公室剛剛掛好門牌。從北京遷址天津的決定,比預想中落地得更快,就像他們三個月前突然宣布 bZ5 由中國團隊主導研發時一樣。

這種效率在成都車展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全新 bZ5 的 4 個版本精準卡位 12.98 - 15.98 萬區間,550 公里續航的 PRO 版剛好覆蓋成都到西安的往返距離。更巧妙的是智能座艙里的方言識別系統,能精準區分 “切雙流機場” 和 “克春熙路” 的細微差別,這在以前的豐田車型里,是難以想象的配置。

普拉多的改款則藏著更深的考量。穿越 BX 版保留了最基礎的越野配置,完全就是一個 “大玩具”;而旗艦 VX 版的座椅按摩功能,顯然是為那些穿著西裝去越野的老板們準備的。24 小時訂單破 3000 輛的數據背后,是對西部市場的精準把握:既要能翻山越嶺,又得在太古里停車時不失體面。
時光煥新計劃里的算盤

一汽豐田推出的 “時光煥新計劃”,暗藏著精明的算計。消費者那輛開了 5 年的榮放,按 “車齡增值補貼” 能抵 1.6 萬,換購全新探野版還能疊加 5 折用品券。車齡每多一年,補貼就多 1000 塊,這實際上是把二手車殘值做成了明碼標價的加法。

細節之處更顯誠意。星光展廳延長到 21 點的服務時間,顯然是為下班后的上班族考慮;購買 bZ5 贈送的智能手表,能直接顯示續航里程,比看中控屏還方便。混動車型的保修政策也很有吸引力,電池組質保比行業平均多 2 年,算下來每年省出的保養錢,夠加十箱油。
而普拉多的 “極端測試” 故事也十分打動人心。工程師在發布會現場播放的視頻里,這輛車在 - 40℃的漠河凍了 72 小時,又在吐魯番的戈壁里連續爬坡 12 小時。正如一位川西的越野車主所說:“這不是性能秀,而是告訴我們,冬天去四姑娘山不用帶防滑鏈。”
輪胎與芯片的共生哲學

在展廳的角落,擺放著一塊拆解后的 bZ5 電池包,防護裝甲上的凹痕,是模擬被碎石撞擊后的痕跡。而普拉多的底盤結構圖旁,標注著 “可承受 8 噸沖擊力” 的字樣,兩種看似矛盾的安全邏輯,在一汽豐田這里達成了和諧統一。
這種平衡體現在更多方面。榮放探野版保留了分時四驅,卻新增了自動泊車;亞洲龍的混動系統既保證 4.3L 的油耗,又能在高速上跑出 190km/h 的極速。就像把銷售公司遷到天津的決策一樣,既要豐田的 QDR 基因(品質、可靠性、耐久性),又要適應中國市場的靈活性。
兩個時代的產品在同一個空間里各展魅力,就像一汽豐田正在做的那樣:既要讓普拉多的輪胎繼續征服戈壁,也要讓 bZ5 的芯片讀懂成都的晚高峰。這場轉型沒有驚天動地的宣言,只有像 “時光煥新計劃” 里的細節一樣的堅定 —— 車齡越老,補貼越多,仿佛在表明:所有的過往,都是未來的鋪墊 。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