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車展,上汽MG展臺被圍得水泄不通。隨著全新MG4以6.58萬元起的價格正式上市,6.58萬的純電車很多,憑什么讓45000人搶著買單?

"這價位的車,竟然有半固態電池?"
當時我擠進展臺,只見身旁一個不知為什么媒體日能帶著全家推著嬰兒車混進來的老哥說到這句,他手指反復劃過配置表,神情激動。
后續他有沒有下單買我不知道,只知道這個情況在后續的成都車展MG展臺應該會經常上演了。

這種沖擊不只來自技術。當其他品牌在10萬級市場減配時,MG4反其道而行:入門版塞進8155芯片,中配搭載CTB車身一體化技術,頂配用上半固態電池。好比經濟艙突然提供商務艙服務,讓隔壁展臺的競品銷售也得偷偷來打探虛實。

后備廂分三層,上層放奶粉,中層塞尿布,下沉空間剛好裝折疊推車。后排隱私玻璃阻隔了刺眼陽光,親膚座椅面料通過了歐盟嬰兒用品標準。現場不少預訂者應該和這位老哥一樣,是有嬰幼兒的家庭,所以會被這車吸引。

MG4零下七度還能跑出75%續航,熱空調三十秒就暖。據銷售稱突破來自鋁稀土合金熱管理系統——這項打破特斯拉壟斷的專利技術,竟裝在十萬不到的車上。
若細看配置,能發現MG對市場規則的挑釁。同級車還在用鹵素大燈,它全系標配LED;競品頂配才有的6揚聲器,它從中配開始搭載;甚至設計了帶柔光燈的化妝鏡,翻蓋處特意做了防夾手凹槽。這些細節堆砌出用戶口中的"超值感"——預售24天斬獲45000張訂單的秘密。

渠道建設也在同步發力。年底經銷商將突破400家,聯合OPPO開設200家商超快閃店,全國1000家上汽養車門店提供后市場支持。這種體系化布局,讓“月銷過萬”的目標更具落地可能。
從定價策略到技術應用,全新MG4的登場,標志著純電兩廂車從“代步工具”向“全能座駕”的轉型。當消費者花10萬元就能獲得20萬級的技術體驗,市場格局的重塑或許才剛剛開始。這場由MG發起的性價比革命,正在倒逼整個行業重新思考:在電動化浪潮中,什么才是用戶真正需要的“價值標桿”?

這或許不只是新車的勝利。當半固態電池借由10萬級車型實現量產,當8155芯片成為入門配置,意味著尖端技術正加速"飛入尋常百姓家"。隨著年底1000家上汽養車門店鋪開,MG4掀起的可能是場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