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成都車展的小伙伴會發現,雖然主場變成了國產汽車,但今年的車展熱度頗低,甚至網上的討論都少了很多。作為汽車領域的小編輯,我們的感觸更深一些。要知道往年這個時候可是有看不完的新車、寫不完的稿子,如今我卻在這兒無聊的隨便寫。言歸正傳,看到有網友問,如今的燃油車還有人買嗎?是不是已經淪為情懷產品?

關于這個問題,我覺得算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說白了,燃油車車主覺得現在的新能源汽車是玩具,是家用電器,而新能源汽車車主也覺得燃油車落伍了,要啥沒啥。作為一個燃油車兼電車車主,我反而覺得兩類產品是互補的關系,有條件的話,平時代步用電車,節假日跑長途用油車,這顯然是一個不錯的答案。只能說,油車和新能源汽車適合不同消費者,而不是誰一定要被淘汰。

具體來說,像現在日常代步的話,即便是普通的純電汽車也不會有所謂的續航焦慮,畢竟一天通勤最多也就100公里了。事實上,大多數家庭每天用車可能還不到30公里,一輛純電續航600公里的新能源汽車,半個月充一次電都可以。即便是跑長途,只要不是趕上節假日,高速上的充電樁也是夠用的,半個小時充的電量都夠跑幾百公里了。所以,哪來的續航焦慮呢?

另外,為什么說油車還不是情懷產品呢?因為有些場景下真的是油車更適合。比如一些家庭只是需要一輛車代步,只是周末用車,或者十天半個月才用一兩次車的話,油車顯然可以隨時出發。跑長途的時候,尤其是節假日,油車真的更方便。有網友會說,前面不是還說電車充電快嗎?但是電車排隊慢啊。趕上節假日車多人多的時候,排隊幾個小時是常態,這就很尷尬了。

最后,目前電車和油車依舊是互補的關系,有的可以省錢,有的可以省心。至于說未來誰能替代誰?現階段還真的很難評,畢竟電車和油車都有自己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