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汽車工業加速重構。新能源不再只是戰略選項,而是生存命題。八月,新能源零售滲透率升至55.3%,意味著每賣出兩輛車,至少有一輛是新能源——燃油車曾經的傳統優勢地位,正在比預想中更快地面臨重塑。

在這一背景下,主流車企的銷量達成路徑,出現顯著分野。
比亞迪憑借技術普惠與出海擴圈雙輪驅動,1-8月累計銷售286萬輛,完成全年目標62%,其新能源出口規模已超去年全年,達63萬輛,在新能源賽道持續領跑;
吉利汽車穩步推進電動化與高端化,以190萬輛銷量、63%的完成率站穩第一陣營;
上汽、一汽、長安依托全譜系產品與電動車型的陸續落地,分別實現275萬、208萬和180萬輛銷量,目標達成率均站上60%,展現出體系抗壓能力。

與之相對,部分企業完成率仍徘徊在50%以下。產品煥代遲緩與出海乏力,使其難以擺脫對燃油車盈利模式的依賴,在電動洪流中逐漸失速。

全年銷量目標沖刺階段已經到來。“金九銀十”與年底翹尾效應,成為檢驗企業真成色的關鍵窗口。是依托技術儲備和全球布局搶占新增量,還是因轉型滯緩持續承壓——未來兩個月,不僅決定年度目標的達成,更將影響下一輪競爭的發牌順序。
中國車市,正在新能源的淬煉中,寫下新的梯隊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