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25年中國車市進入“油電共生”的新階段,許多品牌仍在猶豫搖擺,上汽大眾卻以清晰的“油電同進、油電同智”戰略穩步前行。
1-8月企業累計銷量近70萬輛,8月單月銷量突破9萬輛,環比增長9%,持續鞏固其合資領導者的地位。這一成績不僅體現出企業強大的市場根基,更折射出其在技術路線選擇上的清醒與戰略執行上的堅決。

背后是上汽大眾對燃油車和新能源兩大陣地的同步深耕——既通過智能化延續燃油車生命力,也以多元技術路線推進電動化創新。而其貫穿始終的核心邏輯,是拒絕犧牲用戶體驗為單一技術路線妥協,一切以場景適配和需求滿足為先。
燃油車的智能煥新:Pro家族的崛起
盡管新能源滲透率不斷提升,上汽大眾始終認為燃油車在相當長時間內仍不可替代,尤其在充電設施尚未全覆蓋、用戶存在里程焦慮的區域市場。
2025年1-7月,企業燃油車市占率同比增長1.2%,達8.8%。主力車型朗逸、帕薩特、途觀家族表現穩健,其中朗逸8月銷量2.4萬輛,帕薩特近1.9萬輛,途觀系列超1.8萬輛,持續領跑各自細分市場。

但真正的突破來自企業推動的“燃油車智能化革命”。上汽大眾推出的“Pro”系列車型——帕薩特Pro、途觀L Pro、途昂Pro,在機械層面延續德系品質,搭載成熟穩定的動力總成與扎實底盤調校;在智能層面則實現全面躍升,包括標配基于8155芯片的智能座艙系統,支持AI語音助手、L2+級智駕系統。這些升級使燃油車在科技體驗上直追電動車,成功吸引更廣泛年齡層的用戶。
為進一步降低用戶決策門檻,上汽大眾還推出“燃油車終身質保”計劃,覆蓋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部件,并配套透明售后報價和24小時在線客服,徹底解決用戶對燃油車后期維護成本的顧慮。
新能源的務實布局:純電、插混、增程三線并行
在電動化方面,上汽大眾始終堅持技術多元與市場細分的策略。
企業不盲目追求純電單一路線,而是同步發展插電混動與增程式技術,以精準適配不同用戶的用車場景——純電滿足城市日常通勤,插混適合城際高頻出行,增程則面向充電不便但青睞電車駕乘體驗的用戶。到2026年,將推出6款新能源車;2030年產品陣容將超20款,實現從大眾化到豪華市場的全覆蓋。

上汽奧迪E5 Sportback是這一布局下的里程碑產品。該車基于奧迪高端純電平臺打造,不僅具備領先的三電技術與續航表現,更在智能化層面實現全面本土化創新。
其智能座艙接入國內主流內容與服務生態,語音系統支持多意圖識別與可見即可說,智駕系統則針對中國復雜路況優化,包括增強的擁堵輔助與無保護左轉能力。尤為值得一提的是,E5 Sportback在研發初期就由中德團隊共同參與,真正實現“全球標準+本土需求”的融合。
戰略縱深:從“合資1.0”到“合資2.0”的跨越
上汽大眾的轉型是企業級、系統性的,為支撐雙線戰略,企業大幅增加本土研發投入,企業持續推動中外合作模式升級。德方更多專注于平臺架構與全球質量標準,中方則主導智能化功能定義、本土化適配與市場運營,雙方形成更高水平的協同關系。

上汽大眾的成功證明,在產業轉型期,企業既不能固守傳統,也不能冒進顛覆,而應在傳承中創新、在平衡中發展。其“油電同進、油電同智”的策略,為中國合資車企提供了寶貴的發展范式——唯有基于用戶真實場景、兼顧技術理性與市場細分的系統布局,才能在長期競爭中持續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