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佑駕創新(2431.HK)于深圳正式發布旗下無人物流品牌“小竹無人車”,實現從L1到L4的又一次極致進化,為行業帶來了全新的車規級無人物流產品選擇。

本次發布會以“勁竹拔節·智運無界”為主題,佑駕創新創始人兼董事長劉國清表示,“希望以自動駕駛破局者的身份,讓更先進的L4技術,在更多元、更復雜的場景,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
地平線(9660.HK)創始人兼CEO余凱、四維圖新CEO程鵬、速騰聚創(2498.HK)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邱純鑫等行業龍頭企業代表出席發布會現場,共同見證了小竹無人車首發產品T5及T8重磅亮相。
其中,余凱博士發表致辭稱,“佑駕創新下一代無人物流車將與地平線高性能芯片解決方案深度融合。我們期待通過強強聯合,以強大的感知能力和計算效能,共同推動無人車進化的同時,進一步推動物流行業降本增效,讓智能駕駛真正服務千行百業。”

L4自動駕駛,佑駕創新再下一城
小竹無人車此次首發兩款車型T5及T8,其中T5貨箱空間優化后,車輛能夠釋放5.5m3容積并實現同級最大載重1000kg,最高續航180km,主要服務于快遞城配、商超零售、生鮮配送等細分場景。
T8則擁有8.5m3容積,能夠更滿足大運量運輸需求,最大載重1700kg,最高續航240km,可廣泛應用于城配與工業物流,耐用倉配等更多專業場景。
為了應對真實運營中可能出現的Corner Case,佑駕創新基于扎實的數據閉環能力以及過往10余年行業深耕中積累的海量道路數據,并針對無人物流場景進行針對性優化,幫助小竹無人車以極快的速度生長出了公開道路應對、復雜路況通過、室內外園區自主巡航、作業區自動泊車及主動安全等核心能力。
基于不斷迭代的技術范式與全場景數據底座,佑駕創新的前裝量產載人業務以及無人物流的載貨業務得以雙向賦能、共同進化——這也是小竹無人車軟實力的來源。
硬件方面,小竹無人車采用多傳感融合的方案,包括3顆激光雷達及11顆攝像頭,實現360°無盲區視角,精準識別路況,守護車輛行駛安全。
此前,佑駕創新一直在智能駕駛領域作漸進式攀登,L4方案已在園區、通勤、機場等場景實現商業化落地。
本次小竹無人車品牌以及首款車型的發布,標志著佑駕創新“從0到1,從1到N”的發展路徑再次得到驗證。
發布即交付,加速駛向普惠市場
作為小竹無人車的首發實力搭檔,T5和T8的智駕系統均為100%全車規級,穩定耐用,高品質交付。而小竹無人車下一代產品將由佑駕創新量產業務的深度合作伙伴共同打造。

具體來說,小竹無人車下一代產品將高度集成地平線雙征程6M芯片、速騰聚創最新一代的EMX激光雷達產品,以及四維圖新的定位系統P-Box,共同為行業帶來更先進的產品。
從這一角度來看,佑駕創新實力雄厚、理念相通的“朋友圈”,是小竹無人車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小竹無人車不斷為行業、為社會發揮價值的內在驅動力。
更重要的是,佑駕創新前裝業務的穩定供應鏈及采購需求,最大化攤薄了小竹無人車的BOM成本。這構成了其在同等性能產品中的成本護城河,加速駛向普惠的市場,強化公司造血能力。
此前,佑駕創新基于小竹無人車產品已獲深圳郵政與東部公交的認可——三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賦能物流行業,反哺民生服務。
在發布會現場,佑駕創新也公布了首批無人車下線情況,正式向合作伙伴進行交付,實現“發布即交付”。
來自深圳市、成都市、西安市、江陰市等多地政府的嘉賓共同見證了此刻。而這些城市,也將是小竹無人車首批落地的重點城市。
佑駕創新創始人兼董事長劉國清將小竹無人車的落地路徑概括為“根據地打法”,即集中資源點域深耕、構建運營范式面域復制。

初見商業化曙光,L4預期逐步兌現
目前,佑駕創新已基于L1-L4全維智駕技術實力搭建起豐富的產品矩陣,包括iSafty、iPilot及iRobo解決方案,鍛煉出了應對不同場景需求的迭代能力。
佑駕創新2025年中期業績數據顯示,其L4自動駕駛iRobo業務在報告期內實現了突破性進展,半年內營收破千萬。其無人小巴業務已于今年2月,率先在蘇州完成商業化落地,目前已在黑龍江、上海、杭州等全國多個省市交付,累計獲得10余個項目,逐步成為公司收入的新增量。
不僅如此,佑駕創新于今年9月宣布,其L4級無人小巴中標鄂州花湖國際機場無人駕駛擺渡車項目。這標志著公司在智慧民航場景取得關鍵突破,L4商業化進程再進一步。

一系列樂觀向好信號的釋放,也讓佑駕創新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中信里昂近期重申對佑駕創新的“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為32港元。
未來,佑駕創新仍會堅持以“向下扎根、向上迭代”的毛竹精神為導向,與生態伙伴深度共創,進一步發揮小竹無人車的價值,并不斷拓展自動駕駛落地的邊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