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餐飲市場規模突破 3000 億元、連鎖化率攀升至 22%,速凍食品年復合增長率超 10%,冷鏈配送已從
“配套環節” 升級為保障食品安全、支撐餐飲供應鏈高效運轉的核心基礎設施。在此背景下,華鼎冷鏈科技依托 “三級倉配網絡 + 數智化技術”
雙輪驅動,構建起覆蓋京津冀的高效冷鏈體系,為區域餐飲企業破解 “規模擴張與成本管控” 雙重挑戰提供全鏈條解決方案,成為行業轉型的關鍵推手。

京津冀 “2 小時配送圈” 落地:25 省倉支撐 2800 縣區服務網絡
作為冷鏈行業頭部企業,華鼎冷鏈科技已在全國布局
25 個省級倉儲中心,形成以北京為核心的京津冀區域 “中心倉 - 區域倉 - 末端網點” 三級倉配網絡。截至 2025 年,其干支線運輸線路達
5347 條,服務覆蓋全國 2800 個縣區,合作連鎖餐飲終端門店超 20 萬家,實現 “從產地倉到餐桌” 的全鏈路覆蓋。

在京津冀區域,這一網絡已實現
“2 小時城市配送圈” 常態化運營。以服務波比艾斯冰淇淋為例,華鼎冷鏈通過自主研發的 SAAS 系統搭建全流程溫控閉環:冷鏈車提前 2
小時預冷至 - 18℃,月臺裝貨時實時采集貨溫數據,入庫后二次核驗溫度穩定性,最終確保冰淇淋產品形變率低于
0.5%,遠優于行業平均水平。目前,該模式已復制應用于鹵山川、樸大叔拌飯等多個連鎖品牌,助力合作企業庫存周轉率提升 30%,綜合物流成本降低
5%。

“以前門店斷貨需要 2 天才能補全,現在通過華鼎的區域倉調配,上午下單下午就能到貨。” 某餐飲連鎖北京區域負責人表示,冷鏈網絡的加密不僅解決了 “補貨慢” 問題,更讓門店庫存成本下降近一成。
數智化技術掀效率革命:AI 調度壓縮時間至 10 分鐘,斷貨率跌破 2%
在基礎設施完善的同時,華鼎冷鏈的數智化技術正推動行業效率升級。其自主研發的 “華鼎雪豹數智大模型”,結合無人叉車、AGV 轉運系統等自動化設備,將傳統 2 小時的車輛調度時間壓縮至 10 分鐘,倉儲作業效率提升超 3 倍。

以泉州倉儲中心為例,該模型通過分析歷史訂單數據、實時路況、庫存水位等
120 余項參數,自動生成最優配送方案,配合自動化分揀線,使庫存周轉率提升 30%,斷貨率下降至 2% 以下。同時,“華鼎云倉”
系統與工業大模型深度融合,實現訂單處理、庫存管理、配送跟蹤的全流程智能化 —— 樸大叔拌飯通過該系統自動匹配全國配送路線,物流時效提升
40%,食材損耗率降至 0.3%,接近零損耗水平。
“冷鏈物流的本質是‘時間競爭’,技術就是贏得競爭的關鍵。” 華鼎冷鏈科技 CEO 王君在接受采訪時強調,數智化不僅是降本工具,更是保障食品安全的 “隱形防線”,“通過實時溫控、異常預警,我們能讓每一批食材的流轉軌跡可追溯、狀態可監控”。
標桿效應凸顯:北京模式向全國復制,日均處理凍品超 5000 噸
據中研網數據,2025
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占全球比重已超 20%,北京作為核心消費市場,貢獻度位居全國前列。憑借 “科技 + 基礎設施”
雙輪驅動優勢,華鼎冷鏈科技先后入選 “中國冷鏈百強企業”“國家服務型制造業示范平臺”,并獲評 “2025
冷鏈標桿企業”。截至目前,其服務的餐飲品牌中,超 60% 實現庫存占比降至銷售額的 1/30,斷貨率穩定在 2% 以下,大幅優于行業平均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華鼎冷鏈正將北京成熟的 “三級倉配 + 數智化” 模式向全國復制。例如,在成都建設的西南區域中心倉已投入運營,支撐當地餐飲企業配送時效提升 35%,物流成本降低 6%;在廣東、上海等核心區域,類似的區域冷鏈樞紐也已加速落地。業內人士指出,隨著餐飲連鎖化、食材預制化趨勢加深,華鼎冷鏈的模式將為更多區域提供可借鑒的經驗,推動冷鏈行業從 “規模擴張” 向 “質量競爭” 轉型,為餐飲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