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中國汽車市場延續穩中向好的走勢,但隨著金九銀十的全面開啟,這場年度沖刺賽不再只是數字的較量,而更像是一場關于耐力與韌性的考驗。新能源滲透率依舊高企,市場需求穩中有變,競爭的焦點正從“誰賣得多”轉向“誰跑得久”。

從數據層面看,比亞迪以326萬輛穩居第一,上汽集團319萬輛暫居第二。兩者銷量均突破300萬輛,完成率達到71%。但即便如此,想要在四季度完成全年目標,依然需要在保持增速的同時,兼顧利潤與品牌穩健。對于行業領軍者而言,挑戰不在銷量,而在如何維持增長質量。
相比之下,第二梯隊的車企展現出更強的進攻姿態。吉利以72%的完成率暫居前十榜首,說明其在新能源混動領域的策略已開始兌現;一汽與長安憑借多品牌矩陣和持續的產品上新,守住規模優勢;奇瑞則在出口端勢頭強勁,正在成為中國車企國際化的代表力量;廣汽集團的新能源板塊增長明顯,成為其抵御價格戰的重要支點。

然而,數字背后隱藏的,是中國車市結構性變化的加速。市場紅利逐漸消退,補貼退出、競爭加劇,行業已經從增量時代進入淘汰賽階段。新能源轉型固然重要,但如何在轉型過程中維持健康現金流與穩定的品牌認知,才是對車企真正的考驗。
四季度進行最后角逐,車市的戰役都不只是沖量,更是對全年經營策略的一次復盤。那些能夠在波動中穩住節奏、在轉型中兼顧利潤的企業,才能在明年新的競爭周期中繼續前行。金九銀十,不僅是銷量的決勝期,更是行業篩選出真正強者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