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消息,近日,浙江省金華市生態環境局武義分局就“中凌新能源動力電池智能制造基地項目”做出審批公示,標志著零跑汽車與中創新航合資的動力電池項目落地,以“整車需求牽引+電池技術賦能”的模式深度綁定。
具體來看,此次新建的項目位于武義縣白洋街道開發區李絲塘水庫南側,由中凌新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投建。項目總投資750000萬元,計劃建成動力電池系統年產能33.6GWh的生產線規模,每年可滿足超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需求。
中凌新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8月,法定代表人為何凡,注冊資本10億元,經營范圍包括新材料技術研發、推廣服務;電池制造、銷售;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其中,中創新航持股51%、零跑汽車持股49%。
事實上,這場合資并非偶然。
自2021年以來,中創新航便成為零跑汽車主力供應商以來,零跑C11等核心車型的動力電池便由其獨供,形成了成熟的技術適配與供應體系。如今,從單一供貨升級為合資建廠,正是當前新能源行業“整車廠+電池廠”深度綁定趨勢的縮影。
今年9月,零跑汽車全系交付66657輛,相比于8月多出了9591輛,同比增長97%,再創歷史新高,成為首個月銷破6萬的新勢力品牌,再次拿下新勢力銷冠;前9個月,零跑汽車累計交付395516輛,同比增長128.8%。這不僅是零跑的全新里程碑,更刷新了中國造車新勢力的月銷量紀錄。
根據市場預測,到2025年,動力電池缺口將擴大到40%左右。而動力電池之于新能源汽車,猶如發動機之于燃油車,一直被業內喻為電動汽車的“心臟”,占據電動汽車成本的40%左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整車企業正在逐漸深入動力電池供應商腹地,以期將核心零部件攥在自己手里。
對零跑汽車而言,此次合作不僅將外部采購的不確定性轉化為內部可控的生產計劃,還可以將供應鏈韌性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增強車企在動力電池領域的自主權、話語權。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