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唐唯實覺得汽車行業兼并重組的機會又出現了。在把PSA標致雪鐵龍集團和FCA菲亞特-克萊斯勒,整合組成斯特蘭蒂斯集團出任CEO后,他不想錯過繼續收拾汽車行業山河的機會。500萬輛的產銷規模,不足以應對未來的競爭。他又有了新主意。
這話一說,比汽車行業經歷的芯片短缺危機,更吸睛。
首先被挖出來的目標收購對象是雷諾。唐唯實在這家法國汽車制造商里沒有當成一把手,最終選擇離開,實屬遺憾。一直以來,雷諾都因體量太小而顫顫悠悠。在斯特蘭蒂斯集團面前,雷諾的規模問題就變得更大。同時,由于雷諾和日產聯盟已經貌合神離,遲早都要新大腿。
在各方爭相把雷諾劃入斯特蘭蒂斯集團版圖的時候,唐唯實卻說并沒有多看雷諾幾眼,也不會對它特別有興趣。更讓他記憶深刻的是,以日產為代表的日本汽車制造商并不是理想的重組對象。
隨后,通用、福特都成為斯特蘭蒂斯集團流言中的合作伙伴。唐唯實對各種說法倒是持開放開放態度,以一切取決于實際情況而定。涉入重組的企業,必須真正相信,合并后產生的規模和協同效應,會真正讓所有人收益。在繼續重組這件事上,斯特蘭蒂斯集團董事會和他保持一致。這些模糊的說法,更讓各種猜測橫生。
事情越鬧越大,以至于被猜測的雷諾等企業,都不得不發否認聲明。連斯特蘭斯集團都說,還沒有明確的重組目標。
其實,至少斯特蘭蒂斯集團沒有說實話。這時,唐唯實心里已經有對象了。
在一次淋浴的時候,他已經假象了其中的情景。
2025年10月。在出版了自傳后,此事再被提起。在唐唯實的算盤中,汽車屬于典型的達爾文式競爭的行業,斯特蘭蒂斯集團必須時刻準備著建立新的聯盟。亞洲汽車制造商是比歐盟廠家更好的選擇。在把日系廠家排除后,韓國的整車廠家成了首選:
與韓國人合作是可能的。
唐唯實對現代汽車集團(現代-起亞)印象極佳。他們不僅聰明,懂得營銷,而且能根據各個國家的需求,做出靈活的應變。2024年,現代汽車集團在美國的銷量已經是斯特蘭蒂斯集團的兩倍。唐唯實沒有想到的是,現代汽車集團和斯特蘭蒂斯集團,在中國市場都已被邊緣化。
中國汽車行業正在加力進行的內卷,預演了未來汽車行業競爭的一部分。沒有利潤的生意,只會靠神話持續。不能確保自身健康的企業,不具備被整合的資質。沒有產品力的品牌,無法在正常的市場中存活:
現代-起亞是斯特蘭蒂斯集團本應接近,甚至更進一步的公司。
在洗完澡后沒多久,唐唯實就接到了斯特蘭蒂斯集團董事長的電話,雙方的新任基礎已經瓦解。他選擇了離開(詳見:這家大汽車集團要崩盤)。
兩大汽車集團的重組,連傳說都還沒有,就結束了。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