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BAW宣布將推出三門版212 T01和皮卡版車型時,硬派越野圈的討論瞬間炸開了鍋。有人為經典IP的延續歡呼,也有人冷眼旁觀:這究竟是創新突破,還是對國際品牌的生硬模仿?從目前曝光的諜照和參數看,這兩款新車雖試圖在細分市場尋找機會,但“復刻式設計”的爭議與硬派越野市場的現實困境,讓這場產品擴張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三門版212 T01的諜照中,短軸距、雙門造型與Jeep牧馬人三門版如出一轍,連輪眉弧度、引擎蓋鉚釘等細節都高度相似。這種設計雖能快速吸引牧馬人潛在用戶的關注,卻也暴露了原創性的缺失。同樣,皮卡版車型的方盒子造型、側開式尾門與外掛備胎,與Jeep角斗士的相似度超過70%,甚至貨箱長度、輪距等數據都接近。盡管BAW通過防空燈、三段式中網等經典元素強調“212基因”,但消費者更直觀的感受是“平價版替代品”。這種設計策略雖能短期內收割流量,卻難以建立獨特的品牌認知。

Jeep角斗士作為全球硬派皮卡的標桿,2024年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不足千臺,即便降價15萬元仍難改頹勢。其核心問題在于:硬派皮卡用戶追求的是工具屬性與越野性能的平衡,而角斗士高昂的售價(進口版超50萬元)和較低的裝載實用性,使其陷入“既不如工具車便宜,也不如越野車專業”的尷尬。BAW皮卡版預售價雖可能下探至15萬元,但若僅復刻外觀而忽視貨箱容積、拖拽資質等核心參數,仍可能重蹈角斗士覆轍。更關鍵的是,國內皮卡市場正從工具型向乘用化轉型,長城炮、長安覽拓者等車型已占據主流,BAW的“復刻路線”能否突圍存疑。

硬派越野車用戶的核心訴求是“可靠性”與“改裝自由度”。老款212雖因電器故障頻發被詬病,但其非承載式車身、前后硬橋結構仍被視為“越野底子扎實”。然而,BAW在三門版和皮卡版上未對底盤進行實質性升級,仍沿用前后五連桿整體橋式懸架,這種設計雖能降低成本,但在連續顛簸路面的耐久性仍需驗證。反觀坦克300,其通過非承載式車身+分時四驅+低速四驅模式的組合,配合豐富的改裝接口,成功將越野門檻拉低至20萬元區間。BAW若僅靠“復刻外觀”和“低價策略”,而忽視用戶對動力系統、差速鎖配置等硬核性能的需求,可能難以打動核心玩家。

212作為中國越野車的圖騰,承載著幾代人的情懷。但BAW近年來的操作——從“狙擊手”到“T01”再到三門版/皮卡版,更像是在透支品牌歷史資產,而非構建新的價值體系。當消費者發現“新212”只是“換殼產品”,而非技術或體驗的革新時,情懷終將轉化為失望。相比之下,坦克品牌通過“機甲風格設計+智能化配置”重新定義硬派越野,牧馬人則持續強化“越野文化符號”,均未陷入“復刻爭議”。BAW若想真正突破,或許需在保留經典元素的同時,探索電動化、智能化等新賽道,而非停留在“形似”層面。

BAW的三門版和皮卡版車型,像是一場“情懷與現實的博弈”。它們能快速吸引眼球,卻也暴露了創新能力的不足。在硬派越野市場日益內卷的當下,僅靠“復刻”或許能贏得短期流量,但長期來看,唯有技術突破與用戶體驗的深度打磨,才能讓經典IP真正煥發新生。否則,這場“復刻游戲”終將淪為市場浪潮中的一朵浪花,轉瞬即逝。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