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產汽車發布2025財年上半年(2025年4月至9月)財務報告。在“Re:Nissan”全球戰略指引下,日產汽車展現出穩健的經營韌性與戰略執行力。公司不僅在成本優化與資產重組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更以中國為全球新能源轉型的舞臺,向市場傳遞出“技術日產”強勢歸來的信號。
2025財年上半年,日產汽車全球銷量為148萬輛,合并凈收入為5.6萬億日元,營業利潤虧損277億日元。盡管全球營業利潤因受美國關稅影響仍存在虧損,但日產汽車扔手握擁高達3.6萬億日元的可流動性資金,其中包含近2.2萬億日元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儲備和近1.5萬億待償還的銷售金融公司貸款,還有2.3萬億日元未使用的信貸額度,可供必要時提取。這些為公司持續推進戰略轉型、應對市場不確定性提供了堅實后盾。

面對行業性的挑戰,日產汽車正通過系統性的改革夯實發展根基。財報重申了到2026財年實現汽車業務盈利與自由現金流為正的目標,并展示了其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扎實成果。
在可變成本方面,日產汽車已識別出高達2000億日元的節約潛力,并通過將“數千個創新想法從概念推向實施”。在固定成本方面,上半財年已削減逾800億日元,預計本財年將超過1500億日元,并為在2026財年前突破2500億日元的目標充滿信心。

非核心資產的優化方面,橫濱全球總部的出售與回租交易不僅體現了日產汽車的財務審慎,更通過20年回租協議確保了運營連續性與對橫濱的長期承諾。所獲資金將用于現代化設施升級,直接支持企業的未來發展。
正如日產汽車公司代表執行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伊凡·埃斯皮諾薩所言:“上半年的業績反映了我們所面臨的挑戰,但這也證實了日產汽車正堅定地走在復蘇的道路上。憑借專注、自律以及正在采取的行動,我有信心取得更強勁的業績。”

如果說成本控制體現了日產汽車的“內功修煉”,那么其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布局,則彰顯了日產汽車以中國市場為新能源轉型關鍵的“外拓雄心”。聚焦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中國,日產汽車正以“在中國、為中國、向全球”為行動綱領,全速推進其電驅化與智能化轉型。而這一戰略也正通過一個極具市場影響力的智能化、多元化產品矩陣落地生根。
在剛剛開幕的第八屆進博會的舞臺上,日產汽車攜N7、N6、天籟?鴻蒙座艙、鋒坦Frontier Pro PHEV高調亮相,產品覆蓋純電、插混與智能燃油技術,以全維度產品力響應多元市場需求。

其中,“最家”純電轎車N7作為東風日產天演架構下的首款力作,已成為市場矚目的“爆款”。上市之初就展現了強大的市場吸引力,屢次獲得合資純電銷量第一。在8月份更是成功突破一萬臺大關,成為首個“單月銷量和交付雙破萬”的合資純電車型,成為合資車企轉型的全新典范。
緊隨其后,全球首款插電混動轎車N6將于數周內上市,以其同級最大的21.1kWh電池容量,直擊用戶續航焦慮。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滿足了中國用戶對品質、安全、舒適的需求后,天籟·鴻蒙座艙的推出,又為解決長期困擾市場的“油電同智”問題提供了答案。它聯合華為,以第一梯隊智能化水平的最新一代鴻蒙車機系統與HUAWEI SOUND聲學系統,將天籟固有的舒適基因與中國頂尖的智能生態深度融合。
在細分市場,全球首款插電混動皮卡鋒坦Frontier Pro PHEV填補技術空白。作為首款在中國設計、研發和生產的全球皮卡,基于“星核”平臺與AHT全場景電混科技,實現了皮卡車型從基因到骨骼的全面電驅化革新。。
四大產品形成“純電+插混+燃油智能+越野皮卡”的全維度布局,彰顯日產汽車智能化、多元化技術實力。不僅如此,在進博會的舞臺之上,日產汽車還舉辦了日產進出口(廣州)有限公司成立儀式,這是外資車企在華首家合資整車進出口公司,標志著日產在中國的發展進入"立足本土、惠及全球"的新階段。而N7與鋒坦Frontier Pro PHEV將作為首批出口車型,走向全球市場。未來更多"中國智造"的日產新能源車也將駛向世界,實現從"中國市場"到"世界基地"的躍遷。

日產汽車的技術落地,離不開“GLOCAL模式”的深度實踐,將全球經驗與本土智慧的深度融合。日產汽車賦予中國團隊更大決策權,從產品定義到研發落地均實現本土化主導,并將研發周期壓縮至24個月,快速響應市場變化。
面對全球市場的波動,日產汽車在技術方面的投入從未動搖。財報與銷量數據的背后,是“Re:Nissan”戰略計劃的堅定推進,是聚焦長期價值的戰略定力,中國市場不僅是銷量陣地,更是技術創新的核心引擎。在汽車產業變革的關鍵期,日產汽車的長期主義布局,終將轉化為穿越周期的市場競爭力,續寫“技術日產”的新篇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