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冬季節里,感冒發燒是許多免疫力較差的人都躲不開的小煩惱;筆者在身邊的朋友們大都感冒發燒之后,抵抗力終于還是繳械投降了,現在正處于咳嗽又發燒的階段里,在這個階段里的某一刻感受到了“病駕”的危險性。
一串無法忍受的咳嗽,咳嗽的過程中感覺大腦發懵;而這時候正在駕車,如果不是提前告知自己的狀態過差,估計潛意識就會讓方向盤偏移并發生碰撞了。
感冒時的咳嗽是基本忍不住的,因其為呼吸道受刺激或炎癥引起。
于是在開車的時候忽然來上一串劇烈的咳嗽,行車安全也確實無從保證。

并且在感冒發燒的階段里,吃的藥也很容易讓司機走神,甚至會睡著。
諸如感冒藥、抗過敏藥、止痛藥等常用藥物,其都有可能引起乏力、困倦或嗜睡的現象;比如常用的感冒靈顆粒,其所含有的馬來酸氯苯那敏成分就會讓人有嗜睡的現象,該成分就是撲爾敏,其作用是抑制中樞神經,緩解鼻塞和流涕的癥狀。其實打噴嚏和流鼻涕也屬于過敏反應,需要通過阻斷組胺H1受體緩解,但同時也會因穿透血腦屏障導致嗜睡。

除此以外,還有以下常用藥物會引起人嗜睡的情況。
其包括但不僅限于:感冒靈顆粒咳特靈膠囊酚麻美敏片小兒氨酚咖敏顆粒布洛為麻那敏
等。
總之,藥物成分中有撲爾敏的抗組胺藥物都會讓人犯困;而有些職業司機或不得不需要駕駛汽車通勤的人,為了讓自己的感冒好的快一點,會故意加大用藥劑量,結果則是駕駛狀態可能比酒后駕駛還不可靠。
如果因工作需要而不得不在感冒發燒時駕駛汽車的話,選擇的感冒藥要盡量不含有撲爾敏成分;可以選擇的有氨咖黃敏膠囊,布洛芬也是不含有撲爾敏的。針對炎癥的抗生素一般不會讓人犯困,比如阿莫西林或阿奇霉素等;用于溶解化痰的氨溴索等常用藥物也不會讓人犯困,所以在感冒發燒的階段里可以選擇這些藥物,否則真的不建議駕駛汽車。

同時,在感冒發燒的時候開車也難免會吐痰。
在有些城市中開車隨地吐痰會被處罰,如果對其他車輛造成了困擾或引起糾紛,除罰款以外還有可能增加其他處罰。在停車狀態下吐痰,其不文明行為普遍為口頭警告。然而感冒發燒的階段里,很少有司機能忍住在停車時才吐痰,所以這也是不建議在這一階段開車的原因;一定要開車的話,建議在車里放一個帶蓋子的小型垃圾桶或者用煙灰缸,實測還是比較方便的。

重點:
“藥駕”并不是交通違法行為,這一點是與酒駕或毒駕完全不同的。
但是“藥駕”造成的交通事故在理賠方面也有可能遇到麻煩,險企是否會以司機未按照醫囑用藥或過量用藥以降低賠償成本,這是有可能產生的爭議。所以感冒發燒的時候還是不要開車為好,條件允許的話,盡量臥床休息。
感冒的時候不要運動,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