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引北京新聞:
9月24日,朝陽交通支隊亞運村大隊接到舉報,稱湖光北街、南湖中街等路段有車輛高速往復穿行并發出巨大噪音。接警之后,民警迅速鎖定一輛蘭博基尼牌跑車;后查明當天涉案人員共有9人,但其中8人未滿18周歲!只有閆某成年且持有駕駛證。
可是閆某、褚某、陳某、盧某均駕駛過車輛,其余涉案人員作為乘客。
從當晚9點半開始,盧某和陳某二人駕駛車輛分別搭載不同人,在望京多個居民區周邊道路繞圈行駛;共計駕駛四圈;期間有刻意猛轟油門、急加速制造噪音的行為,后被居民拍下并舉報。



查明之后,閆某因明知他人未成年卻仍然交付車輛駕駛的行為被吊銷駕駛證;陳某、盧某因尋釁滋事被拘留;褚某偽造電子駕駛證騙租車輛,其行為更加嚴重;其他涉案未成年人也受到相應處罰。

需警惕未成年人交通違法犯罪行為,應當加大對相關違法犯罪行為的處罰力度。
現在的未成年人過早接觸到了網絡,相較于80后或90后,其更早的看到了花花世界;并且掌握了過多的網絡相關知識,更容易發生違法犯罪行為,尤其是交通違法犯罪行為。可是目前對于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行為的處罰力度相對偏弱。以上述案例為參考,撇開其中多數人無證駕駛的行為不談,其在公共道路上駕駛高性能跑車頻繁急加速的行為是否屬于危險駕駛或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呢?相信在公共道路上如此駕駛車輛,其至少應當接近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邊界。
其行為是違法行為還是犯罪行為,應當存在爭議。

同時除上述案例以外,在各大短視頻平臺里,關于機車(摩托車)和改裝電動自行車的資訊中同樣存在未成年人交通違法行為的內容。近筆者個人在瀏覽過程中就看到了一些,可是將類似的問題內容反饋到平臺或相應機構,基本都沒有得到有價值的回復;得到最多的回復是平臺方會對相應賬號重點關注,面對違法行為只是重點關注,這是對未成年人的保護還是戕害呢?
希望相關平臺的內容審核可以更加慎重。
同時也建議交通部門或未成年人保護機構重點關注相應平臺的相關內容。
類似的內容如果再不被重視的話,其產生的后果將是難以估量的;因為平臺會基于用戶年齡、用戶搜索、用戶偏愛等信息精準你推送內容,諸多未成年人會看到這些未成年人交通違法行為的內容,在沒有成熟心智和判斷力的前提下,難免會有更多未成年人模仿。
應當防微杜漸了。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