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巴黎車展上,標致汽車推出了一款名為Proxima的概念車,這個名字源自距離太陽最近的恒星——半人馬座比鄰星,暗示著太空旅行和科幻主題。這款概念車是1984年Quasar概念車的繼任者,也是1988年Oxia概念車的前身,其設計靈感來源于科幻作品。彼時,標致剛剛憑借205 Turbo 16賽車在1985年和1986年連續兩年贏得世界拉力錦標賽冠軍,Proxima的誕生某種程度上是對這一輝煌成就的紀念。

Proxima的外觀設計出自設計師杰拉爾·韋爾特之手,內飾則由保羅·布拉克負責。韋爾特從1960年便加入標致設計部門,1975年成為外觀造型主管,后來在1998至2007年間擔任造型中心總監,他同時也是標致經典車型205的設計者。值得一提的是,Proxima的設計還受到了當時頗具爭議的設計師路易吉·科拉尼的影響,后者以激進的空氣動力學設計而聞名。
這款概念車采用了極具未來感的造型,其最顯著的特征是幾乎與車身分離的后輪罩,以及幾近消失的前后懸。車身長4420毫米,寬2060毫米,高僅1140毫米,重量控制在1080千克。車身采用碳纖維等復合材料制成,座艙被大面積聚碳酸酯玻璃罩覆蓋。進入車艙的方式也頗為科幻——使用電子鑰匙卡啟動后,玻璃頂棚向后滑開,乘客需要跨過車身側面進入。

動力系統方面,Proxima搭載一臺2.8升雙渦輪增壓V6發動機,采用24氣門設計,最大功率達到600馬力,最大扭矩608牛·米。這臺發動機很可能基于韋爾特賽車隊在勒芒原型車上使用的發動機改進而來。值得注意的是,Proxima采用了四輪驅動系統,但并非永久四驅——當車載電腦檢測到后輪打滑時,牽引力控制系統會自動將動力傳遞到前輪,變速箱和離合器也都采用電子控制。
技術配置上,Proxima在當時堪稱超前。車內配備了兩臺車載電腦和五塊高清彩色屏幕,通過后置攝像頭和防碰撞雷達輔助駕駛員全方位觀察車輛周圍環境。更令人驚訝的是,在1986年,這款概念車就裝備了衛星導航系統的原型。車頂還集成了太陽能電池板,用于為通風系統供電。此外,Proxima還配備了帶ABS的通風碳纖維剎車盤。

盡管外觀看似雙座超跑,Proxima實際上采用2+2座椅布局,可容納四名乘客,只是后排座位空間極為有限。鮮紅色的內飾與科幻外觀相得益彰,整個座艙由一體成型的包圍式結構構成,傳統手工皮革與創新技術和諧共存。
Proxima代表了標致在八十年代對未來汽車的大膽想象,將賽車運動的工程技術與科幻美學完美融合。雖然這款概念車從未量產,但它所展示的許多技術——如四輪驅動系統、電子牽引力控制、車載電腦、后視攝像頭和衛星導航等——如今已成為現代汽車的標準配置。Proxima至今仍保存在標致的企業收藏中,并定期出現在美國的經典車展上,繼續向人們講述著那個充滿想象力的黃金時代。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