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推前浪?新老寶馬3系全面對比測試
作為一款經典又受歡迎的車型,2021年換代的寶馬3系(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至今仍是輿論焦點。關于它,我國汽車行業有相當多的內容,從試駕測評、導購測試到同行評議。相信大家對此都有充分的了解。所以,今天,讓我們做一些不同的事情。讓我們來看看新3系和它的前輩之間的較量。在本次對比測試中,我們將通過實測數據向您展示新老3系的差異。新3系列是進步還是退步?
“超級測試”是我們2021年全新的系列測試題目。除了全方位的測試數據外,還將涵蓋包括自行車、多車在內的多種測試,視野犀利、清晰、直接。車型的選擇非常簡單,熱門和高銷量的車型將成為主角。往期回顧:別克昂科旗(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vs大眾途觀,日產Sylphy vs大眾朗逸(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奧迪A6L(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與寶馬5系(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對比測試。
這次對比的兩款車分別是2020款325Li M運動夜行服和2019款320Li時尚版車型。在這里,我們為舊的3系更換了當代M運動套裝的輪圈和輪胎,以確保對比測試盡可能公平。
寶馬3系 2019款 320Li 時尚型車型首頁 | 參數配置 | 圖片 | 口碑 | 車型報價廠商指導價31.68萬 寶馬3系 2020款 325Li M運動曜夜套裝車型首頁 | 參數配置 | 圖片 | 口碑 | 車型報價廠商指導價36.39萬我不想詳細談設計。你自己看吧。我只說兩件事。首先,新3系列的尺寸增加了。再加上設計風格的改變,看起來很魁(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梧。甚至在街上把遠處新買的3系誤認為5系。第二,你要意識到,從F時代開始,3系變得更年輕、更時尚,以至于出現了320Li M運動套裝。在F時代的生命末期,推出了M運動夜行服,3系完全裝上了“改裝汽車濾鏡”。近年來,潮流文化在中國大放異彩,一些綜藝節目也火上澆油。3系年輕化的趨勢符合大眾審美趨勢。
相比外觀,我覺得內飾設計真的很難調整。寶馬3系從E36繼承到F35,但在新的3系中徹底被打破。一切都向電子科技靠攏,邁出了很大的步伐,拋棄了一些經典元素,接受程度因人而異。
老的3系車系統一直是iDrive 4,操作方便,但是缺少手機互聯功能,藍牙版本太低,導致聲音延遲明顯,無論是微信語音還是視頻播放,體驗都不好。不過2021年的老3系列搭載了iDrive 6系統,支持無線Carplay。3系車主長期以來的痛點徹底治愈,備受好評。在全新3系上,車輛系統升級為iDrive 7,功能更豐富、更全面。
新款更舒適,可后備廂表現是槽點新款3系座椅更加舒適,寬大厚實,墊料充足,在舒適頭枕的加持下,整體性能比老款3系更強。騎行空方面,兩車前排表現相當,后排表現略有不同。新的3系縱空車廂更好,但由于座椅更厚,腿部空車廂略有減少。此外,兩車后排座椅均采用“劇場式”設計,后排座椅高于前排座椅,腿部得到充分支撐。缺點也是存在的。兩者都是直背座椅,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舒適性,尤其是失去了這么好的座椅的新3系。
■天窗比較
■存儲空之間的比較
儲物從來都不是BBA中型車的強項,但老款3系在這方面就差了,儲物格少。新系列3雖然改進不多,但也改善了老用戶的痛點。主要有三點。一是增加了門把手處的儲物格,體積雖小但值得稱贊。其次門板的儲物格更寬,還設置了水杯專用空間,非常實用。三是中央扶手箱體積增大,備受好評。
■干線空之間的比較
老款3系后備箱的地板可以打開,下面有隱藏式儲物格,后排座椅可以放下。空非常靈活,對于經常逛宜家或者喜歡滑雪的人來說是必備單品。另一方面,新3系靈活性小,沒有隱藏式儲物格,后排座椅放不下,完全是退步。
老3系“顏面掃地”?對于日常駕駛,我認為可以分為四個維度:轉向手感、動力響應、NVH和懸掛感。請注意,我們在這里談論的是日常駕駛、鍛煉和操縱。我們以后再談。
寶馬3系在E90后期迎來了電子助力轉向,感覺輕了很多,一度讓忠實用戶難以適應。然而,在F35 LCI,轉向手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這次測試中,2019款320Li感覺更重更豐富,而新3系則輕了很多,依然精致,更容易操作。
出色的動力響應一直是寶馬的優勢。由于采用了Valvetronic技術,發動機油門在某些工況下可以完全打開,油門內外都可以是真空,從而提高了動力響應。3系動力響應好,油門踏板的反饋非常細膩,可見技巧。相比之下,新3系油門踏板在起步階段有空位,精細度和響應速度稍遜一籌。
NVH性能與預期相差不大,新3系車內的靜謐性終于達到了同級中上水平。老3系列的胎噪和風噪都很大,一直被詬病。實測數據強烈支持主觀感受,新3系在常用速度區間優勢明顯。
新系列3的軟懸掛是更舒適的公路性能,這不是秘密。面對高頻小振幅的振動,身體波動越來越小,越來越平穩。另一方面,在舊的3系列中,懸架更硬、更靈敏。面對同樣的高頻小振幅振動,身體波動更大。
更多精彩視頻,均在車載家庭視頻頻道。
減速帶測試分為對稱布置和非對稱布置,分別在20km/h、30km/h和40km/h三種速度下進行體驗,明顯可以感受到新3系懸架更柔和更貼地,彈簧恢復過程更自然更柔和,舒適性明顯強于舊3系,車身晃動更小。相比之下,老款3系的濾振能力較差,傳遞到車身的振動更明顯,但懸架很緊,即使在高頻振動中也沒有松動的振動。總的來說,新3系的舒適性取向對大部分用戶是有利的,寶馬的調整是用戶“投票”的結果。
在加速測試中,新3系列以0.5秒左右的優勢勝出。兩車起步狀態幾乎相同,接近3000轉時兩個發動機都能“彈射”。新3系多出來的30N m作用明顯,獲得更好的加速效果也就不足為奇了。不僅如此,新3系在中途加速時也有小優勢。看看184馬力的B48,真的很有感情。有些廠商的184kW不如寶馬的184馬力快。
更多精彩視頻,均在車載家庭視頻頻道。
兩車剎車腳的感覺有區別。老3系硬,新3系軟,制動力釋放快。連續十次剎車沒有明顯衰減,比較穩定。最終新3系取得了更好的成績,達到了優秀水平。
操控風格向過去說再見先說明車身前后配重和轉角重量的意義。這些數據有什么用?車輛行駛時,載荷會圍繞滾動中心運動,運動方向與車輛的動態行駛趨勢相反。合理的車身重量可以平衡車輛動態時的輪胎負荷,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輪胎抓地力。這也是寶馬3系、凱迪拉克CT5(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等車型追求50: 50配重的原因。此外,根據官方的說法,新3系的重心比舊3系低了10毫米,輪距也增加了,這些都是對操控有幫助的變化。
至于角度配重,主要影響車輛左右轉彎時的動態一致性。如果角重不平衡,左右轉彎的特性可能不同。當然,這些理論只是懸架幾何的一角,一輛車的操縱品質與前后配重沒有絕對的關系。例如,保時捷911(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配重約為4: 6。總結起來有兩句話:合理的配重可以獲得控制,但不代表合理的配重一定要控制好。
我們來看看測量數據。兩輛測試車都處于半油箱油狀態。由于尺寸更大,配置更高,新3系比舊3系重36公斤左右。配重前后,空載荷為51.6%:舊3系為48.4%,新3系為51.9%: 48.1%,兩者幾乎相同,新3系的角重平衡更好。
剛才測的是空負載狀態,但畢竟車是開的。如果你坐在駕駛座上會發生什么?說白了,不管是老3系還是新3系,前后配重和角重幾乎沒有變化。原因很簡單,因為3系一直采用短前懸架的設計,使得座艙幾乎位于中線,前排乘客對前后配重影響不大。寶馬在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到了這種情況。
更多精彩視頻,均在車載家庭視頻頻道。
更多精彩視頻,均在車載家庭視頻頻道。
新3系的轉向比舊3系小,導致車頭響應更快。因為懸架更軟,重量傳遞會更多,外輪承受的載荷也會更大。當懸架壓縮到極限時,會彈起,輪胎負荷會發生變化,抓地力會浮動,會使車尾打滑更多。
老3系前部的響應稍慢,轉向真的不夠直接,卷樁時指向性問題被放大。但是車身的隨動性很好,車頭和車尾一致性很高,沒有斷線的感覺。與新3系相比,舊3系的車尾并不活躍。另外,當車速逐漸增加時,老3系會有一些轉向不足。
在彎道測試中,我們邀請了的知名司機王濤,他將駕駛兩輛車以相同的速度和相同的路線通過相同的彎道。通過王濤豐富的駕駛經驗,給出結論。
主觀上,老3系車尾“死氣沉沉”,加上更重的轉向手感,給人很強的駕駛信心,甚至更強的運動感。但運動感和駕駛信心是駕駛員的主觀感受,不能代表一輛車的真實水平。新款Series 3之所以讓人覺得操控性越來越差,是因為懸架太軟,支撐有點少,導致側傾比較大,主觀上會讓人沒有信心。再加上缺少了后輪軸的防側傾桿,車尾的反應變慢了,也難怪人們覺得操控性能下降了。
更多精彩視頻,均在車載家庭視頻頻道。
那么,新3系的操控真的越來越差了嗎?也許結論沒有那么簡單粗暴。王濤認為新3系懸架雖然軟,但極限不低。同時,中、外角后輪負載較多,改變了懸架的幾何形狀,使車輛動態表現出一定程度的過度轉向,對彎道和彎道都更有利,也使新3系在高速彎道或連續高速彎道中更具優勢。另一方面,老3系轉彎姿態不錯,但轉彎時有明顯的推頭,高速轉彎時沒有新3系快,但低速不錯。
在麋鹿測試環節,我們邀請了的知名司機齊林進行測試。他會分別開兩輛車,從65公里/小時的速度水平開始,每個速度水平增加5公里/小時,以此類推。
新款寶馬3系在麋鹿測試中的表現不太令人滿意。雖然從方向盤轉動的那一刻起,車頭就有靈敏的轉向動作,但在從A區到B區的中間階段,由于缺少后輪軸防側傾桿,重心向左測試時,車尾的響應速度稍慢,導致左后輪的負荷瞬間變得很大,導致左后輪對地抓地力不足的現象。
此時車輛已經完全進入B區,穩定輔助系統也開始介入。但是穩定系統的修正是為了讓車輛減少后溜,所以只有兩個左輪制動。雖然有效抑制了后溜,但從實際角度來看,這一制動動作牢牢抓住了新3系的左輪,導致車輛在從B區到C區的過程中轉向不足較大,不容易進入C區。最后麋鹿測試的通過速度等級只有75公里。
更多精彩視頻,均在車載家庭視頻頻道。
從簡單的對比結果來看,新3系贏得了大部分賽事。作為替代車型,非常成功。從產品來看,G時代和F時代的三大系列都非常類似E90向F3x過渡的時代。剛開始,接班人受到質疑,但與此同時,他面臨著無數的好奇。懷疑論者說沒有,但他的身體很誠實。相信絕大多數購買325Li的人都是在國內旅游。根據這個需求,本次考試的新三系是當之無愧的尖子生。
前不久我測試了全新的3系330i車型,它的動態特性和長軸版有很大的不同。不難看出,寶馬對G時代的3系做了差異化定位,長軸版偏向舒適性,標軸版依然以運動為主,極其巧妙。與其在長軸車型上為所謂的“運動”而戰,不如腳踏實地的買一臺330i,更何況這一代330i才37.99萬元。要知道,F時代的328i/330i都在40萬以上。
寶馬3系的主要競爭對手有三個。第一款是奧迪A4L(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這家伙最近剛完成中期改款,外觀和內飾都有提升。產品實力確實不錯。加上大優惠,將是寶馬3系的強勁對手。第二名是凱迪拉克品牌。CT5的運動性和性價比將對325Li構成威脅,而剛剛上市的CT4可以面對325i和320i,價格更有優勢。凱迪拉克的雙車戰略極具顛覆性,勢必會從“BBA”搶奪一批年輕用戶,這是寶馬最大的潛在“威脅”。最難的是第三名——奔馳c級,用戶忠誠度很高,三叉戟星徽有自己的引力。換了1.5T后,訂單還在繼續,更難煽動奔馳用戶。
按照以往的慣例,寶馬會通過年度和中期的變化,一步步提升3系的競爭力。誰知道它會不會再有一套M終極運動深色套裝?不出意外的話,寶馬3系的銷量將保持穩定狀態,優惠力度的小幅波動甚至不會對銷量造成很大影響。如今,新3系上市時面臨的質疑幾乎消失殆盡,出色的銷量數據驗證了寶馬產品戰略的成功。誠然,“BBA”的品牌紅利確實超乎想象。隔壁的1.3T和1.5T還賣的不錯。寶馬3系為什么賣不好?個人猜測,這一代寶馬3系將會成為之前所有車型中銷量最高的產品。
車型參數配置>>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