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價比之選 15萬元左右插混車型推薦
對于很多消費者來說,純電動汽車安靜的駕駛體驗和低廉的成本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很多人卻被充電、續航里程等因素所勸阻。然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以前大家都覺得這些產品價格貴,性價比高,但是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更多的親民車型相繼推出。今天為大家帶來四款15萬元左右的熱門插電混動車型,分別是卡羅拉Twin Engine E+、秦PLUS DM-i、榮威RX5(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ePLUS和宋Plus DM-I。
豐田卡羅拉雙引擎E+
●車型介紹:
卡羅拉雙引擎E+的出現,脫胎于2018款卡羅拉的燃油版。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值得一提的是,卡羅拉為Twin Engine和Twin Engine E+提供了這種天藍色的配色,讓整車看起來更加年輕,也為這款車增加了不少的回頭率。
卡羅拉Twin Engine E+在乘坐空房間有一些好的點,也有一些不滿意的點,不滿意的點是頭空房間的前后排。比如上一排,雖然有四個手指的財富空,但是車前排的坐姿還是比較低的。為了保證良好的視野,需要稍微抬高座椅,使前排頭部空之間的余量非常小。值得稱贊的是,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舒適,中間地板幾乎平整,日常出行可以乘坐三個成年人。
●動態體驗:
卡羅拉Twin Engine E+搭載了由1.8L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電機和電池組組成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這套動力系統可以說是豐田混動系統的集大成者,華丹。這種動力系統也用于普銳斯(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PHEV車型。該電力系統的綜合最大功率為100千瓦。
卡羅拉Twin Engine E+在底盤調校上有很好的重量感,甚至不輸同級別的德系車,在保證舒適性的同時獲得了清晰的路感。雖然汽車的轉向有一定的虛擬位置,但整體輕巧易用的轉向力使得整車操作簡單,駕駛舒適,容易成功。
比亞迪秦PLUS DM-i■比亞迪秦PLUS DM-i
●靜態體驗:
作為“PLUS”車型,秦PLUS DM-i的車身尺寸并不比家族兄弟大,但基本相同。但是從面值上來說就更加豐富多彩了,因為比亞迪Dragon Face的設計語言在其中得到了進一步的詮釋。
相比家族兄弟,秦PLUS DM-i的面值更上一層樓。除了已經深入人心的Dragon Face設計,在大燈、尾燈、尾部字體等細節上進行了升級,視覺效果看起來更加精致細膩。
比亞迪DM插電混動車型首次提供DC快充,充電速率高達2C。從30%充到80%需要30分鐘,從15%充到80%只需要40分鐘。需要注意的是,快充出現在120KM版本上,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它有兩個充電接口,而55KM版本只支持慢充,所以只有一個接口。
配置方面,秦PLUS DM-i將搭載DiLink 3.0智能組網系統,熟悉的中控旋轉大屏將有效提升科技感。此外,Di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也將出現在新車中,包括全速自適應、自動緊急制動、交通標志識別、行人識別/保護、車道偏離預警、主動車道保持、盲點監測等系統功能。至于秦PLUS DM-i在空之間的表現,我們在之前的靜態實拍文章中已經為大家展示過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這里查看。
●動態體驗:
秦PLUS DM-i有多種模式可供選擇。如果每天電量充足,只能使用EV純電模式。在低功率情況下,系統會自動切換到HEV模式,在中控面板可以設置相關SOC值。我們的測試車都是低功率的,所以選擇ECO+HEV的模式組合一路行駛,看看秦Plus DM-I的油耗表現。
發動機參與駕駛或直接驅動時,相信大家都會更加關注車輛的乘坐舒適性和NVH性能。得益于EHS電混系統,秦PLUS DM-i的平順性得到了優化,其中發動機轉速區間相對固定,有效避免了與變速箱不匹配帶來的頓挫。至于NVH方面,秦PLUS通過優化系統控制,在發動機艙外緣增加密封條,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發動機的噪音,但難免會感受到駕駛質感的變化,但整體影響不大。
這次主要是體驗了秦PLUS DM-i的油耗表現,其他環節就沒多體驗了。當然,跑完油耗測試后,我獨自開著秦PLUS開了一圈。ECO、NORMAL、SPORT三種模式帶來的駕駛體驗截然不同。ECO模式讓人感覺車開起來很重,而SPORT模式真的很酷很刺激。NORMAL是一個折中的選擇,更適合作為日常默認模式。
共有4輛秦PLUS DM-i參加測試,最終油耗分別為2.48、2.54、2.61和2.8L/100km,平均為2.6L/100km,甚至低于官方公布的3.8L/100km,著實令人驚喜。當然這是帶著“競爭”心理跑步的結果,駕駛風格自然會收斂很多,所以這個結果僅供大家參考。未來拿到測試車后,我們會再次測試油耗,請注意。
榮威RX5 ePLUS■榮威RX5 ePLUS
●靜態體驗:
外觀上繼承了榮威全新的家族風格,更大更復雜的格柵和多樣化的飾板使其整體外觀時尚有層次感。RXEPlus也與普通汽油版高度一致,并沒有裝飾所謂的“新能源藍”。依然采用林榮版的亮色飾條和亮黑色飾板,辨識度很高。
內飾設計簡潔明亮,配色符合家居需求,對稱風格看起來更加開放。全液晶儀表和大屏幕多媒體是榮威車型常用的組合,顯示的信息豐富,還可以通過語音控制多媒體和一些車輛功能,符合互聯車輛的習慣。
Rxeplus的坐姿比較高,主副駕駛座椅的舒適性還算不錯,搭配手動腰部支撐寬大柔軟,高配車型還具備座椅加熱功能,對于這個價位的插電式混動車型來說已經達到了應有的水平。
●動態體驗:
這款車搭載了1.5T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和永磁同步電機的混合動力組合。搭配10速變速箱,可輸出305馬力的綜合功率,峰值扭矩480牛米,官方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7秒。電池電量為11.1千瓦時的磷酸鐵鋰電池官方純電池續航時間為70公里。
低速啟動和行駛時,即使不使用電動模式,也由電動機驅動。如果節氣門開度不大,發動機不會輕易介入ECO和COMFORT模式。電機驅動的整車可以更安靜更輕便。同時,當需要動力輸出時,發動機會迅速介入提供動力輸出,介入時的沖勁和震動幾乎感覺不到。運動模式下,發動機會持續工作,隨時做好動力輸出的準備,踩下油門后的反饋會更直接。
與汽油版相比,動力部分整體感覺更平靜,這與車重的增加不無關系。連續顛簸路面時,輪胎可以持續穩定在地面上,車內不會出現不規則振動。轉彎部分能給你更輕松的感覺,城市中的代步、超車等操作都能達到預期。
比亞迪宋PLUS DM-i■比亞迪宋PLUS DM-i
●靜態體驗:
目前,宋PLUS已經發布了三個版本,分別是燃油版、EV純電版和DM-i版。他們的設計由比亞迪全球設計總監Iger領導,由比亞迪全球外觀設計總監Lopez打造。設計理念依然以“龍”為基礎。但相比其他原本采用相同設計理念的比亞迪車型,其外觀細節進行了優化,整體設計更接近目前熱銷的比亞迪漢(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其中,燃油版的前臉明顯是傳統燃油車的設計風格;EV版的前臉去掉了傳統的網狀格柵,幾乎全封閉的設計符合電動車的主流設計。DM-i版本的特點介于前兩個版本之間,因此前臉不僅保留了傳統的網狀格柵,還采用了部分EV版本的細節設計。
顯然,宋PLUS三個版本在外觀上最大的區別在于前臉設計,各自的辨識度都很高,一眼就能準確區分。至于哪個更好看,真的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就不多做評論了。反正各有各的特點。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前臉設計都相當符合自己的特點。
●動態體驗:
宋PLUS DM-i搭載了小云插混專用的1.5L發動機,最大功率110馬力,最大扭矩135牛米。動力的賬面數據并不突出,但官方公布的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僅為7.9秒和8.5秒,可見其加速性能還是比較強的。事實上,DM-i系統中匹配的高效電機是實現這一效果的最重要因素。
相比宋PLUS DM-i 51km版本,其動力儲備明顯更加充沛,中后期加速能力也相對較強。在高速行駛時,你會注意到它們之間的區別,但在城市中以中低速行走時,它們的動力性能可以說是不相上下的。
此時它的動力水平雖然不如電池充足時強勁,但滿足一般超車需求完全沒問題。至于動力較低,它的動力輸出會繼續減弱,但正常駕駛很少會遇到這種情況,畢竟它自身的“回呼”速度足夠快。在深圳的公路和高速公路上行駛了兩次后,唯一一次耗電量低于20%的情況是長時間按EV按鈕強制耗電造成的。
此外,動力系統的動力輸出非常線性和自然。即使突然踩下加速踏板加速,動力跟進迅速直接,但并不突兀,不會對乘坐舒適性帶來太大的負面影響,這也是乘坐舒適性的保證。雖然燃油版在乘坐舒適性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但與它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它的剎車采用了博世IPB系統,官方宣稱100-0km/h的制動距離只有38.5m,在實際體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其剎車踏板的行程更加緊湊,輕踩時制動力輸出更強,但剎車踏板反饋的腳感卻是生硬沉重的,即使“剎車踏板感調節”處于舒適模式, 而且腳感沒有燃油版那么線性自然,第一次接觸需要一點時間才能習慣。
一方面也是電機的先天優勢,另一方面車廂的隔音水平確實不錯。車速超過100公里/小時時,除了左右外后視鏡與各自a柱之間的風噪有點明顯外,其他都在可接受范圍內,輪胎抑制路面噪聲的能力值得一提。
寫到底:
可以看出,目前可以選擇的插電式和混合動力汽車約15萬元,包括緊湊型轎車、緊湊型SUV等。,而且它們還有著空的良好性能,可以滿足大多數家庭的用車需求。總的來說,目前混動車型已經不再占優,性價比不錯。你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你喜歡以上哪個型號。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