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才是王道! 揭秘奔馳未來新技術
隨著全球資源的稀缺和環境的污染,人們逐漸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很難接受沒有科技輔助的生活方式。作為梅賽德斯-奔馳的發明者,它在輕量化和新能源技術領域肩負著更重的責任和使命。梅賽德斯-奔馳技術總監托馬斯·韋伯先生展示了梅賽德斯-奔馳未來的新技術。
●三維人體結構理論
奔馳對輕量化車身的研究是基于3D車身結構理論。3D車身結構理論是奔馳的創新設計理論,包括空空氣動力學、輕量化工程和安全工程。只有通過重量、空空氣動力學和安全性等嚴格指標后,3D技術生成的車身圖形才能用于輕量化研究。
◆ 空空氣動力學
空空氣動力學對車身和底盤設計的要求非常高,必須通過標準。奔馳的產品需要在風洞中模擬時速100公里的受力情況,測量風阻系數。
目前b級車和E級車的空空氣動力學標準在同級別車中是最好的,E級轎車的阻力系數只有0.25,E級Coupe只有0.24。同時,由于燃油經濟性好的柴油發動機的廣泛普及,奔馳產品在歐洲的平均油耗從每百公里9升提高到6升。
◆輕量化工程
隨著現代汽車功能的日益豐富,需要攜帶的設備數量不斷增加,車身尺寸也逐漸增大,給輕量化設計帶來了很大的麻煩。韋伯先生說,我們必須減輕車身本身的重量來降低油耗。經過計算,我們可以達到每減少100公斤體重,減少8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高目標。一方面通過優化結構設計來實現減重,比如仿生學的應用使強度更高,結構更簡單;另一方面,通過優化材料實現了輕量化。
●模塊化理論
現代汽車的生產和裝配越來越復雜,如果我們不能更快地響應市場變化和更多的客戶需求,我們就會被市場淘汰。平臺化戰略是實現新技術早期應用、控制成本的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案。以奔馳的MFA平臺為例,它并不代表整車,而是一個結構概念。這個平臺至少可以衍生出五款完全不同的車,包括全新A級、全新B級、未來CLA以及基于這個平臺的衍生車型。這些汽車的許多部件,包括發動機、轉向系統、電子控制系統等。,可以共享,這對于消費者第一時間享受最先進的技術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這些系統的共享可以使車輛配備更多的新技術。比如奔馳的新平臺會配備碰撞保護系統,目前只在S級車等大型車上使用,未來也可以在MFA平臺上使用,也就是說A級、B級等前驅車也可以配備這個系統。
具體來說,奔馳M270發動機采用模塊化設計,可以輕松嫁接到MRA平臺上,可以水平放置,也可以垂直放置,主體結構沒有任何變化。M270可與MFA平臺上的7G-DCT雙離合變速箱水平匹配,與MRA平臺上的7G tronic垂直匹配,也可用于組成多種車型的混合動力總成。
不僅僅是發動機,轉向系統、懸架系統、電控系統等系統的共享,都可以讓一輛車配備更多的新技術。
韋伯先生透露,MFA是奔馳目前最新的平臺,生產出來的車型都有非常感性的設計語言。未來,梅賽德斯-奔馳將繼續推出模塊化戰略的五款MFA平臺車型。
新能源戰略、科技以人為本●新能源戰略
“和往年相比,大家都平靜了一點,對新能源的期待和期待也沒有那么高。但從長遠來看,石油短缺、環境污染等問題使我們義不容辭地向零排放新能源發展。奔馳的新能源戰略有三個技術方向:混合動力、純電動電瓶車和燃料電池電瓶車。”韋伯先生告訴我們。
◆混合動力汽車
奔馳S400 Hybrid采用鋰離子電池為15 kW 電機提供動力,同時還匹配205 kW 3.5 L V6汽油發動機。當電機和汽油發動機結合時,動力系統可以輸出高達385牛米的扭矩。該車從0到100 km/h的加速時間為7.2秒,最高時速可達250 km/h,混合動力傳動系將油耗降至每百公里7.9升,而二氧化碳排放為186 g/km。此外,還配有啟停系統和動能回收系統。
◆純電動汽車
奔馳SLS AMG E-CELL配備18 kWh鋰電池,連接緊湊型電機。最大功率100kw,峰值扭矩320Nm。這種組合允許E-Cell Plus僅通過電力就能行駛100公里;此外,采用1.0升三缸汽油渦輪增壓發動機為鋰電池充電,最大功率67馬力,汽油發動機續航里程可再增加500公里。這款車的加速時間每百公里不到11秒,最高時速通過電子限速固定在150公里每小時。雖然續航里程延長是它的一大特色,但這款車真正的突破在于充電技術。搭載獨特的20kw快速充電器,這款車只需30分鐘就能行駛50公里,充滿電需要一個小時左右。如果使用標準的3.3kw家用充電插座,充電時間需要6小時。
◆燃料電池汽車
在去年的上海車展上,奔馳舉行了上一代B級燃料電池車的全球試駕,以真實的試駕體驗進一步印證了技術的成熟。在整個旅程中,根本沒有任何技術問題。從戴姆勒和奔馳的角度來看,這項技術沒有問題。氫能汽車是中國汽車市場非常好的解決方案。首先它零排放,同時可以實現長途駕駛,遠超電池電動車。舉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如果電池驅動的汽車在城市中是完美的,比如節能環保的智能電動車,這款車只需要充電樁就可以立即充電。但是,對于中國這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來說,用充電設備覆蓋全國是一項偉大的工程。此外,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非常適合在城市中駕駛,但長途駕駛會很困難,燃料電池技術可以彌補這一不足。
奔馳的B級燃料電池車續航里程為400公里,完全達到了車輛的續航里程。在德國,大約1000個氫加氣站可以覆蓋整個領土,燃料電池汽車沒有問題。然而,影響電池技術的因素仍然很多,包括電池的重量和電池的成本。在歐洲和日本,政府正在大力研究加氫的可行性,中國幾年前就開始了這項研究。
韋伯先生介紹,德國有更大膽的嘗試,比如公共交通系統。對于公交車來說,不需要不停的加油,每天開車后回到終點站加氫就可以了。B級氫燃料電池平臺可模塊化、集成化,兩臺B級燃料電池車的氫燃料電池可支持公交車運行。德國很多城市已經開始進行這方面的嘗試,而在漢(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堡,氫燃料已經被認為是公交車發展的方向,所以氫燃料仍然有很大的前景。
目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價格和運營成本肯定會更貴,因為在生產初期受到產量的限制,隨著產量的不斷增加,其價格和運營成本也會降低。奔馳對這款車做了一些內部研究,這款車還是有發展前景的。比如加氫的時間很短,和普通加油一樣。而且,續航里程已經達到了400公里,可以滿足一般的駕駛要求。它的保養和混合動力汽車基本沒有太大區別,所以燃料電池汽車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奔馳在行業內氫燃料的應用上絕對領先,同時努力推動氫燃料的技術升級,因為燃料電池技術對于未來零排放的發展非常重要。
“騰勢(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概念車的誕生,源于戴姆勒和比亞迪攜手中國汽車市場,推廣更環保、更節能的新能源汽車的初衷。它反映了其對新能源汽車和在中國市場推廣新能源的承諾和努力。
“比亞迪和戴姆勒聯合開發的騰勢概念車”
雙方合作模式為:比亞迪提供電池技術和驅動系統,戴姆勒提供整車結構、安全性和126年整車開發經驗。
●科技以人為本。
“我們在研發M270四缸發動機的時候,有幾個因素需要考慮:一是節能環保,它的燃油經濟性更好;其次,它的音線要好看。我們有專門的MVH聲線研究,就是如何讓這款發動機的聲線更加愉悅,這也是奔馳發動機研發的一個獨特參數;然后是對其速度、扭矩和發動機響應的考慮。因此,奔馳的發動機研發是基于上述因素的平衡,最終確定產品。”韋伯表示,“全新的B級轎車將于今年夏天進入中國市場。這款車提供多種發動機排量選擇,應用缸內直噴和渦輪增壓技術,同時扭矩非常大,配備自動啟停系統,更省油。除了動力總成之外,全新B級車主還配備了多項全新的安全裝備,如自適應大燈輔助系統、注意力預警系統和9安全氣囊等。這些最初用于更高級別的模型。未來,我們將逐步將這些配置集成到緊湊型車型中。”
面對越野車既要滿足越野需求又要足夠舒適的需求趨勢,韋伯先生也表示,這種消費需求并不局限于中國消費者,事實上世界上很多地方的消費者也有同樣的需求。在越野車上實現汽車的所有舒適性和豪華品質,是奔馳滿足消費者真實需求的追求。
全文摘要:
如果保護環境是全人類的使命,那么作為汽車的發明者,他將承擔更多的責任。未來,輕量化和新能源化的戰略不僅會保護環境、節約能源、減少排放,還會為消費者節省大量的用車費用。然而,高昂的成本和相關配套設施的覆蓋面仍然讓消費者望而卻步。但可以看到,梅賽德斯-奔馳正在逐步將高端車型的技術放下到中小型汽車上,擴大生產,降低成本,與中國汽車廠商合作開發符合中國國情的車型。不管其目的是不是為了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多的利潤,讓消費者獲得物有所值的體驗才是王道!文/張紅然)
●汽車技術難懂?汽車設計太遠?誰說的?這些內容也可以很有趣!
& gt& gt想多了解汽車,成為人才?我們去技術與設計頻道吧!& lt& lt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