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來自己開 試駕賓利飛馳W12 MULLINER
賓利,一說起這個名字,腦海里就會蹦出“高大上”、英倫風情、豐富、率性等名詞和形容詞。作為一個誕生近百年的古老品牌,作為一個由天才機械師沃爾特·歐文·賓利先生創立的汽車制造商,他們在這一領域的造詣是毋庸置疑的。當我收到試駕賓利的邀請時,我也感到非常榮幸。畢竟,對任何人來說,包括我在內,任何近距離接觸頂級豪華車,都是一次品嘗機械與藝術高度融合杰作的機會。
其實我的同事已經測試過飛馳(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V8 4.0T和W12 6.0T車型了。不過我們這次測試的車型是賓利飛馳W12 MULLINER的頂配版,指導價435萬,相比其他車型。
■外觀:整體風格大氣沉穩。
家族式分體式四輪燈和巨大的鍍鉻進氣格柵極具辨識度,整體車身線條飽和柔和,視覺效果更偏向于沉穩大氣的商務風格。不過我覺得飛度(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外觀其實挺低調的,整個車也找不到什么花哨的設計。畢竟大家光憑前臉造型就能知道它值很多。
飛馳 2013款 6.0T W12 MULLINER車型首頁 | 參數配置 | 圖片 | 口碑 | 車型報價廠商指導價435.80萬車身尺寸方面,飛馳的長寬高分別為5299mm×1976mm×1488mm,軸距為3066 mm,相比今年年初上市的邁巴赫S級(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5457mm×1899mm×1501mm的身材,飛馳除了更寬之外并不占優勢,尤其是軸距方面,3365mm,更有甚者,飛馳被推到了一邊很多。其實光靠數據我們大概就能知道車內誰更強空,在參加這次試駕之前我一直認為飛馳是更合適的一款車,但事實并非如此。為什么我們要留在試駕區詳談?
21英寸五輻鋁合金輪圈充滿力量感,搭配倍耐力P ZERO運動輪胎。前后輪規格均為275/35 ZR21。其實這一套輪圈是選裝的,標準的19寸輪圈是275/45 R19,輪胎型號也是一樣的。其實從倍耐力P ZERO配備的運動輪胎上,我們其實隱約看到了一些線索。
車尾圓潤飽滿,車身C柱、后備箱、腰線之間的過渡非常自然,設計技巧可見一斑。看起來兩邊有兩個排氣孔,但實際上兩邊有四個排氣孔。如果設計成四個排氣孔,真的和整車的調性不匹配。保險杠底部還設計了擴散器,以優化空空氣動力學。
內飾用料講究■內飾座椅:材質豪華,無可挑剔。
當你進入車內,從打開車門的那一刻起,你就能切實感受到豪華的材質和精良的做工。我們的試駕車型采用了棕色和米色的顏色組合,精致的皮革像冰淇淋一樣吸引人,無論是視覺效果還是觸感都無可挑剔。
飛度車內還有很多經典設計,推拉空可調出風口,開合間阻尼適中,手感極佳,精致的鍍鉻工藝和造型讓人欲罷不能。但讓我覺得有點奇怪的是,中控屏周圍的按鍵感覺相當普通,甚至有點松。不知道這是不是試駕的原因。
采用整圈紅木和皮革打造的方向盤尺寸稍大,三輻造型更具運動感,按鈕中的金屬桿相當漂亮,方向盤后面還配有換擋撥片,可以更好的提升駕駛樂趣。但是方向盤上按鍵的阻尼很硬,手指壓下去要花很大力氣,每次壓下去都會伴隨著“噠”的一聲,清脆響亮。我認為如果這個按鈕的觸感可以調整得更柔和一些,那就太好了。
人際互動系統方面,賓利的前排娛樂系統與輝騰(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頗為相似。畢竟這兩款車型的品牌都是大眾集團旗下的,共享一個人機交互系統是合理的。但是在UI設計和操作便利性方面,這個系統比較平庸。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邁巴赫(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S級的COMAND,或者勞斯萊斯的“iDrive”系統。
米色真皮座椅的靠背和坐墊上打孔有很多鉆石,視覺效果非常漂亮。皮革柔軟,座椅填充物軟硬適中,電動調節、三組記憶、加熱、通風、按摩等功能一應俱全,無可挑剔。然而我們的網友卻以口碑回應。淺色皮革材質不耐臟,其實也是合理的。畢竟,美麗不僅是天生的,還需要日常生活中的精心呵護才能保持持久。
后座沒有中央頭枕。雖然飛行的人數是五個人,但很明顯這不是一個適合后座三個人的模型。中央地板高,中央坐墊短,這樣的姿勢坐著真的不舒服。此外,對于一款“boss”車型,飛馳為后排乘客提供了一套名為TSR的控制器,可以控制后排空調節、遮陽、娛樂系統等。這款觸控設備的整體用戶體驗還算不錯。
動力澎湃、駕駛感受輕松■動力系統:W12 6.0T+8AT
我們的試駕車配備了一臺W12 6.0升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為624馬力/6000轉/分,峰值扭矩為800牛米/2000轉/分,匹配ZF的8速自動手動變速箱。官方宣稱這個自重2972kg的大家伙從靜止到100 km/h只需要4.6秒。
懸架方面,飛馳采用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獨立懸架,前后均為空氣動懸架,有高低兩級和阻尼四級可調,滿足各種路況和駕駛要求。
■駕駛體驗:油門響應平靜,沒有機會體驗S擋。
雖然之前開過很多價格超過百萬的車型,但在入手這些車型之前,我還是盡量仔細習慣它們各自的“脾氣”。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太過自重。如果你輕輕踩油門,加速開始時油門的反應有點慢,好像不愿意前進。當然,如果你愿意給油門,它還是很強的。畢竟800牛米的最大扭矩是有的,但是突然的推背感可能會讓車上的乘客感到不舒服。
至于車身設計為什么這么重,其實賓利官方給出的解釋是,鑒于它的設計要求,飛馳不可能像Super Run那樣犧牲造型來提供高速下壓力,所以為了保證高速時的穩定性,賓利有一些解決方案。
車長5米多,軸距3米多,重量接近3噸。當這三組數字放在一起,人們很容易彌補沉重和沉悶的駕駛體驗,但事實并非如此。
如前所述,只要你愿意踩油門,你就可以通過超速快速向前跑,速度完全取決于你油門踏板的程度。由于整個試駕都在編隊中,幾乎沒有機會體驗地板油,自然也就沒有機會體驗S區塊。然而,即便如此,當你深踩油門踏板時,它能給你一種持續的推背感。隨著轉速上升時發動機低沉渾厚的聲音,加速性能相當犀利,充分體現了大排量發動機的無底動力儲備。
然而,這似乎不符合賓利的調性。如果路上有一輛疾馳的Panamera(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經過,我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換成一輛飛馳的,似乎就有點相反了。超速更適合優雅從容地出現在世人面前。放慢油門,慢慢開。你會發現它的速度幾乎不會超過1500,你會發現很難檢測到發動機艙的噪音。變速箱的升檔和升檔動作非常微妙,你根本不會注意到。比起凌厲的提速感,我覺得這樣從容的駕駛和飛行更美妙。
懸架系統可以提供從舒適到運動的四個級別的調節,但即使在最舒適的模式下,超速也不會遮擋路面信息,路感相當清晰,只是在顛簸路面行駛時,四個懸架會更頻繁地縮回和縮回,從而保證車內乘客的舒適性,但在以更快的速度通過減速帶時,汽車仍然可以感受到不小的沖擊。在運動模式下,懸掛明顯會變得更緊。然而,這次試駕沒有機會激烈駕駛。整個過程模擬了日常駕駛的狀態,編隊駕駛沒有機會感受更遠。在這種情況下,絕對沒有必要把懸架調得那么硬,讓自己很難受。畢竟,這種懸掛系統的調整是艱難的。
超速轉向非常靈敏,方向盤有很好的指向性。這次試駕有很多山路。認為數據如此“繁瑣”的車,在山路上一定不太靈活,但事實并非如此。堅韌的懸架可以提供很好的支撐,轉彎時側傾現象不嚴重,加上精準的轉向系統,實際上并沒有它的車身尺寸那么“大”。總的來說,它是一個易于使用和易于駕駛的模型。
如果非要挑個小毛病,可能它的剎車系統需要優化。請注意,我說的是優化,不是改進。其實我們不用擔心超速的制動性能,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在噸位較大的車型上通常會有一個“通病”,就是剎車踏板前部太軟,而后部的制動力來得太突然。制動踏板的阻尼也不小。如果你非常關心車內乘客的乘坐舒適性,那你真的要努力探索掌握技巧。
■總結:
飛行時外表平靜大氣,很容易產生“它的主人通常只坐在副駕駛后面”的想法。實際上,我在試駕前也是這么想的。不過經過實際試駕體驗,可以明顯感覺到它是一款比較適合駕駛的車。澎湃的動力,堅韌的懸掛,精準的轉向,都是為駕駛者提供的,不是嗎?可惜這么好開又充滿樂趣的車總是讓司機開。
有人可能會說,有錢人會覺得開車太累,所以需要一個司機。事實上,我認為有能力開快車的車主名下有幾輛車是很常見的。如果他們真的不喜歡開車,埃爾法(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高端定制房車、邁巴赫S級甚至勞斯萊斯陣風都是不錯的選擇。即使飛度車后排有一套不錯的TSR系統,即使它的后排座椅坐起來相當舒適,相比之下,精致的前排座艙和一整套駕駛控制系統顯得更有吸引力,這也是這款飛度W12 MULLINER的價值所在。至于它的性價比,我覺得這不是這個消費階層的人會考慮的問題。
賓利飛馳W12 MULLINER參數配置>>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