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蘊剛強 海外試駕奧迪SQ5 3.0 TFSI
昨天奧迪新款A1試駕期間,同事王澤石稱之為“舞動大象年”,大概意思是形容15到20歲左右,剛準備上戰場的年輕人。這確實符合A1的調性,沒有人不喜歡開動感車,但我已經30多歲了。也許SUV更適合我。當然,它需要高性能。
更多精彩視頻,均在車載家庭視頻頻道。
●靜態介紹
對于一款性能車來說,SQ5的外觀真的太低調了,尤其是國產Q5L車型大多標配S線套件,看多了幾乎沒有什么新鮮感。前臉只有幾個細節不同。S家族的銀色后視鏡外殼和車頭的SQ5標識直接點出了它的身份。我覺得還是有必要的,不然很少有人會知道它的真實身份。
習慣了Q5L,SQ5沒有加長的側面比例應該更協調。然而,使用19英寸輪輞組裝冬季輪胎大大削弱了它的勢頭。如果不是擋泥板上的V6T和外露的六活塞卡鉗,真的和普通Q5沒什么區別。我真的不能吐槽汽車上的裝飾性排氣尾管。奧迪不知道什么時候“毒化”了假排氣,就連S家族也沒有完全幸免。
如果碳纖維內飾不是選裝件,而是采用標準拉絲鋁板,那么SQ5和Q5的內飾就不如外觀了。奧迪家的虛擬座艙在SQ5上500歐元可選,否則儀表盤就是機械和液晶屏的組合。
中控臺上8.3英寸顯示屏不大,有橫線,可選。原車標配7英寸顯示屏,無線充電也是。SQ5作為目前Q5車系中的頂級車型,確實沒有配備高內飾。除了上面提到的,標準空色調也是單區,自動泊車也需要選裝,沒有倒車影像,這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不過我相信SQ5進入中國后,汽車配置肯定會大幅提升,也能反映出不同地區消費者不同的用車習慣和需求。
動力兇猛卻平易近人●駕駛體驗
上一代SQ5配備的3.0升增壓發動機換成了全新的3.0升雙渦管單渦輪增壓發動機。同樣是3.0升V6,輸出功率保持在354Ps不變,但最大扭矩提升了30N·m到500N·m,最大扭矩輸出轉速也從上一代的4000-4500rpm提前到1370-4500rpm?;旧险G闆r下,最大扭矩可以隨時輸出,使用8速自動手動變速箱。
全新奧迪Q5擁有越野、全路況、節能、舒適、自動、動態、自定義等七種駕駛模式。由于條件有限,我們現在正在體驗最常用的舒適和動態模式,其他更詳細的試駕體驗將在未來的本地測試中呈現給您。
轉向輕盈、細膩、高級,缺乏路感和交流感,但指向性很好。車頭會及時往你想的方向走,但沒有轉彎的熱情,只是從容高效。
我個人非常喜歡剎車系統的腳感。它是充分的、漸進的、可預測的,在激烈駕駛時能給你足夠的信心,在日常駕駛時能保持良好的舒適性。
在城市路況下駕駛的友好性非常高,完全放松駕駛也能保持較高的駕駛舒適性。8速自動變速箱也以乘坐舒適性為第一需求,升檔降檔也很及時。但即使超車時油門將所有動力喚醒,變速箱快速及時的降檔動作也不會帶來任何明顯的影響。你會覺得加速度很快很猛,但這種暴力也是以理性的方式傳遞給你的。
對于奧迪來說,底盤總是又厚又有彈性。空為了支撐近2噸的車身,重心高于汽車,空氣懸架會比普通的Q5車型更牢固,但這基本不會影響懸架的舒適性,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駛時也足夠穩定貼地,還能過濾掉路面破損等高頻細微撞擊。
雖然SQ5是Q5的高性能型號,但它強大的力量隱藏得很好,只會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你比你需要的更多的滿足感。日常駕駛中的輕松舒適完全等同于Q5,那么S在SQ5中的意義是什么呢?動態駕駛模式是最好的答案。
轉向只是有點緊,但動力響應卻是正的數倍。當變速箱保持在2500轉以上的速度時,油門也從懶惰中收緊了很多,然后轟轟烈烈的排氣噪音火上澆油,即使在平均速度高于國內很多高速公路的德國高速公路上,也能給你很強的滿足感。
變速箱的降檔響應自然是積極的。同樣,換檔時的電源連接完全軟化。這樣一來,即使你用熱血狀態來鞭策它,它也會優先保證動力輸出的流暢度,這很先進,但難免過于理性,有些枯燥。
當然,由于SUV車型高重心、高重量的固有特性,雖然懸架在重心快速或持續偏移時,能保持較高的穩定性和循跡性能,給你足夠的信心,但側傾依然明顯,座椅對駕駛員身體的包裹性不夠強。
0-100公里/小時加速試驗:
我們還測試了SQ5的性能。SQ5以低于3000轉/分的速度啟動。在起步的瞬間,四個輪子都沒有打滑。在松開剎車的瞬間,車尾突然立起,車頭騰空而起。SQ5像一枚重炮炮彈一樣發射。在極端狀態下,換擋時強烈的沖擊感,改變了平日里沉著冷靜的性格。最后,新SQ5在6℃使用冬季輪胎時,0-100 km/h僅需5.28秒。
總結:
SQ5是一款優秀的產品。它堅固、精確、高效且易于駕駛。每個人都能開快車。它能做好動力、穩定性和高級感。然而,這也導致其缺乏鮮明的個性。司機的每一條操作指令,都會經過自己的判斷和消化,以更加舒適高效的方式執行。SQ5作為性能車,全面、先進、舒適。不過話說回來,畢竟是SUV。如果你想在使用方便、足夠舒適的基礎上滿足你對動力的額外需求,那么SQ5無疑是一款優秀的高性能SUV。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