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最想忘掉的記憶 保時捷被“忽悠”
內心深處,每個人都有一些不想說的回憶,不是失敗就是出丑。簡而言之,他們不想一輩子都想著這件事。其實我們熟悉的汽車品牌都有一些痛苦或者不光彩的回憶。別擔心,這些故事永遠不會公開宣傳,但孟戈特別想揭露這些車企的“傷疤”。今天,讓我們從“斯圖加特利馬”保時捷開始!
故事要從90年代中期的中國說起,那時我們的改革開放政策已經實行了十幾年,國民經濟突飛猛進。真的是改革的春風吹進門,全民精神...與此同時,大眾桑塔納(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標致505等合資產品也陸續推出市場,但近20萬元的價格絕不是普通人能接受的。
因此,為了讓汽車進入中國千家萬戶,進一步騰飛經濟,中國最神秘的組織“有關部門”,在1994年提出了“中國家用車項目”,向奔馳、福特、菲亞特、保時捷等20多家國際車企發出招標,要求開發一款環保、廉價的五座家用車。
后知后覺,這個項目有問題:以最著名的國產車福特T型車為例,之所以能把美國人帶入汽車時代,就是因為它便宜。1909年第一次投放市場時,每輛車825美元的價格相當于當時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資,然后價格一降再降,最后甚至降到每輛車260美元。1994年我們的收入是多少?我查了一下,那一年城鎮職工平均工資是4520元/年,三年工資才一萬多一點。可以買什么樣的車?買車還不夠!
很多受邀的車企都對這件事持否定態度,但嚴謹的德國人是認真的——保時捷在4個月內設計出了一款四門轎車C88。根據不同的版本,保時捷為這款車提供了兩款汽油發動機,分別是47馬力的1.1L發動機和67馬力的1.6L發動機。另一臺1.6L柴油發動機也在考慮中。
當時不同于國內市場的桑塔納、切諾基等車型,C88繼承了保時捷的圓潤流暢風格。也許“保時捷”這個詞給了我們太高的期望。這款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不能說好看——因為它的長寬都不大,但是它的高度卻不小,而且因為它的轎跑造型,這款車的整個輪廓看起來都很笨拙。前后保險杠均為黑色塑料,輪圈均為鋼圈。這當然是為了成本,所以廉價感不可避免。和外觀一樣,內飾也充滿了圓潤的線條。有人說它丑,有人說它美。至少20年后的今天,它看起來不太吸引人。總之,這輛保時捷不是“保時捷”。
對于這樣的產品,當然不能掛保時捷的盾徽,因為真的會影響品牌形象。保時捷為它設計了一個新的標志——三個圓圈連接在一起,象征著中國典型的三口之家。顯然,保時捷沒想到現在我們已經全面放開二胎政策。
1994年,在第三屆北京車展上,保時捷公開展示了其C88車型,并宣布該車名下的“88”代表其售價——8.8萬元。快點,8.8萬相當于我們多年的平均收入。是的,快20年了。
就在保時捷準備擼起袖子大干一場的時候,剛剛提到的神秘組織——“相關部門”似乎有了一點想法:這個項目可能沒有什么機會了?或者干脆取消吧!所以失去了在中國大街小巷跑保時捷的機會。
你可能會說,要做一輛平均年收入20倍的國產車,保時捷的大腦被車門擠壓了?即使不停止,也賺不到錢。其實當時保時捷也有自己的想法。雖然8.8萬元有點貴,但是和18萬的桑塔納相比,還是挺實惠的。別忘了,雖然工人階級買不起,但中國還是有一群先富起來的人!
更重要的是,“相關部門”承諾中標者能夠與一汽聯合生產這款家用車。好好想想。如果能聯合生產這款車,就能生產其他車!中國的生產資質問題不會解決嗎?以后還可以開發其他更先進的車!既然如此,奧迪還能這么囂張嗎?
但是,歷史并沒有假設下馬就意味著下馬,保時捷的投資也就失去了。但是,德國人并沒有甘心失敗,因為后來他們把這輛車帶到了印度:“來,三哥,看看我們家的車:認真的德系品質,五座,三廂,造型時尚,經濟環保……”印度人民對保時捷推廣的態度很簡單:“拿走吧!有多遠!”
就這樣,這款原本為中國千家萬戶設計的C88,永遠躺在了德國斯圖加特的保時捷博物館里。保時捷人今天看到這款車會怎么想?欣賞,后悔?還是單純用它來提醒自己“可以有點心”?誰知道呢...
車企最想忘記的記憶是一個全新的話題系列。如果你對這個專欄有什么想法,除了這篇文章的評論區,也可以在我的編輯博客和微博和我交流。好的,下次見!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進入桑塔納微信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進入桑塔納微信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