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動車輛電動化并嚴查高排放車
除了北京,沒有哪個城市連藍天白云都搜不到,說明北京的環境壓力很大。北京為確保“藍天白云”做出了各種努力,包括機動車低排放。7月8日,在2019北京國際大都市清潔空空氣行動論壇開幕式上,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處長李翔表示,下一步將嚴查高排放車輛,繼續推進機動車電氣化。計劃到2021年底,北京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在40萬輛左右。
北京的空氣質量不僅是全國關注的問題,也是全球關注的焦點。對此,李翔表示,北京市以減少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為重點,以機動車、揚塵和生產生活來源為重點,制定實施了《北京市2018-2021年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措施之一是優化調整交通運輸結構,推進移動源低排放。據報道,到2021年,北京汽油車的比例已經達到49%。未來將以重型柴油車為重點,大力推進車輛電氣化,同時推進新能源汽車優先等配套政策和基礎設施建設,嚴查高排放車輛。今年,三等柴油車將在全市范圍內禁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克斌也系統介紹了北京市20年來大氣污染治理的實踐和成果。顯示近年來,北京市GDP增長10.8倍,人口增長74%,機動車保有量增長351%,能源消費總量增長86%。然而,北京的空氣質量有了顯著的改善。1998-2021年,北京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的年平均濃度分別下降了93%、38%和55%,尤其是2013-2021年。特別是對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北京是中國少數幾個實現增量和存量改善的城市之一。
賀克斌建議,今后,北京應進一步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對于機動車來說,車、油、路要協調,PM2.5和臭氧要進一步協調,因為未來臭氧會隨著PM2.5濃度的降低而不斷“跳升”。
據了解,北京在2021年9月制定了《北京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排放標準方面,《計劃》提到自2021年7月起,重型燃氣車,以及公交和環衛行業重型柴油車實施國六排放標準;自2021年1月起,輕型汽油車和其余行業重型柴油車實施國六排放標準。新能源及基礎設施方面,到2021年,新能源車保有量40萬輛左右,并形成平原地區平均服務半徑小于5公里的充電網絡,其中,城市核心區、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區”、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延慶賽區、北京新機場等重點區域實現充電設施平均服務半徑小于0.9公里。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