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同居”不“領證” 大眾與福特抱在一起
6月10日,大眾集團與大眾Amarok(查成交價|參配|DS)是業內首個同時面向歐洲和美國市場進行商業部署的自動駕駛技術。
2017年初,福特以10億美元收購了這家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目前ArgoAI在自動駕駛領域排名前三。兩家公司都將與ArgoAI合作,以ArgoAI的自動駕駛技術為基礎,發展自動駕駛汽車業務。
對于福特與大眾此次合作,主要基于兩方面原因。一是未來汽車關鍵性技術,特別是電動化和智能駕駛,在研發方面耗資非常巨大,因此彼此分工合作,能有效降低成本;二是面對汽車行業變革,特別是特斯拉為代表的新造車勢力崛起,傳統車企生存壓力巨大,所以越快速推出產品,未來生存發展機會就會更大一些。
多布局,雙方各有后招
前文已經提到,此次大眾與福特采用戰略聯盟的合作形式,不涉及雙方交叉持股,這一方式還是比較明智的。看看FCA與PSA聯盟漫長審批, 對于福特而言,深度采用大眾MEB平臺,可以補齊小型電動車的短板。而福特自身也在開發自己的電動車平臺和產品,比如MustangMach-E電動SUV,以及在兩年內推出純電動版福特全順(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福特F-150(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皮卡車型。另外福特還向電動車初創公司Rivian投資了5億美元,共同開發電動車型。 而大眾在電動車研發方面,一直處于比較靠前的位置,同時也花費巨大。但是重金打造的MEB平臺,首款量產車型ID.3卻由于技術原因在交付上遇到問題,這也暴露"單打獨斗"的弊端。因此與福特的合作,雖然能減少一部分資金投入的壓力,但是大眾也正在尋找更多的電動化發展途徑。 近期大眾在中國動作頻頻,控股江淮大眾和入股國軒高科,很明顯加快了在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布局,同時也有了更多新能源領域合作機會。 看著特斯拉股價"瘋長",市值首超豐田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這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啟。特斯拉成立僅17年,目前生產的車型只有四款,還有一款卡車即將量產,如此發展速度讓傳統車企如芒在背。 現實壓力和急迫的環境,會讓福特與大眾這樣的傳統車企"抱團"成為常態。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