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迎來新機遇,新能源市場“一邊倒”
中汽協發布的7月車市數據顯示,產銷同比和環比都出現下滑。其中乘用車產銷量分別為154.8萬輛和155.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0.5%和1.1%,同比分別下降10.7%和7.0%。
7月份歷來是全年銷量低點,今年7月份銷量與2019年相當,更何況還有芯片短缺的影響。但是從具體車企和車型數據看,可是有漲有跌,差異化非常明顯。
面對"缺芯"帶來影響,中國品牌明顯小于合資品牌。而隨著新能源車型銷量"井噴"式增長,市場占比已經越來越大!
中國品牌"向前沖"
隨著上游近期內芯片短缺的問題顯現,7月份車系的市占率也出現較大調整。根據乘聯會數據,7月銷量排名前十五名的車企中,德系品牌有三家,奔馳掉出榜單,日系品牌仍為五家,美系品牌有一家,而中國品牌增加到六家。
而從具體品牌銷量數據來看,雖然整體排名順序沒有太多變化,但是銷量同比數據卻呈現明顯兩極分化。合資品牌中除了豐田之外,銷量同比均出現兩位數大幅下滑,其中排名榜首的一汽-大眾,同比銷量下滑高達36.6%。
而相比對,上榜的六家中國品牌車企中,除吉利之外均實現增長,而且多數還是兩位數大幅增長。其中 在乘聯會發布7月新能源銷量排行榜中,銷量排名前15名車型中,僅有特斯拉Model3一款國際品牌車型,同時這款車型也是榜單中唯一一款同比負增長車型。而其余14款車型全部是中國品牌。 此外,入榜的中國品牌車型中,不僅涉及到的車企眾多,而且車型級別和價位也涵蓋多個級別,顯示出強勁的整體實力。乘聯會數據顯示,7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30.1%;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8%;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2.5%。 中國品牌在7月新能源市場表現確實是"一枝獨秀",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在新能源行業已經遙遙領先。特斯拉在7月份受ModelY推出新入門車影響,不少用戶更改訂單,所以交付時間有所推遲,這也導致7月份特斯拉國內銷量大幅下滑。同時特斯拉目前出口量增長迅猛,這也影響到國內車型供應。隨著特斯拉在國內產能提升,和更低價位新車型推出,撼動其領先地位并不容易。 此外,國際車企打造全新平臺純電動車型,已經陸續引進國內,為新能源市場帶來新沖擊。比如大眾ID系統車型,雖然在7月份沒有上榜,但是銷量增長很快,據統計南北大眾的在7月份新能源車零售已達到10,707輛。未來國內新能源市場競爭一定會更為激烈!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售17.69萬起 全新大眾探岳L上市 軸距加長/三屏內飾/大疆智駕
- 2全新凱迪拉克CT5上市 官方指導價21.59-26.59萬元
- 3售13.59萬起 深藍S05增程遠航版上市 標配高階智駕/續航超1200km
- 4方程豹豹8無人機版上市 售39.58萬元起 搭載靈鳶無人機系統
- 5奇瑞艾瑞澤 8 PRO正式開啟預售 售價11.99萬元起!
- 6日產N7內飾官圖發布 配超大尺寸中控 搭載8295芯片和高階智駕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乳网站 | 亚洲女同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免费 | 夜色福利少妇专区 | - 2全新凱迪拉克CT5上市 官方指導價21.59-26.5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