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編碼器原理編碼器知識介紹
編碼器知識簡介——工作原理
一個軸在中心的光電碼盤,碼盤上有圓形的明、暗刻線,通過光電發射和接收裝置讀取,得到四組正弦波信號,組合成A、B、C、D,每組正弦波的相位差為90度(與一個周期相比為360度)。C、D信號反相疊加在A、B相上,可以提高信號的穩定性。每隔一周輸出一個Z相位脈沖,以表示零參考位。
因為A相和B相相差90度,所以可以通過A相在前還是B相在前來判斷編碼器的正反轉。編碼器的零參考位可以通過零脈沖獲得。編碼器由玻璃、金屬和塑料制成。玻璃編碼器是沉積在玻璃上的細刻線,熱穩定性好,精度高。金屬編碼器直接劃線,有無連續性,不易碎。但由于金屬有必要的厚度,精度有限,熱穩定性需要比玻璃差一個數量級。塑料編碼器是經濟的,其成本低,但其精度、熱穩定性和使用壽命需要較差。
分辨率-編碼器每旋轉360度所提供的通過或暗刻線條的數量稱為分辨率,也稱為解析刻度,或多或少的線條。大部分都是每轉5~ 1000行的刻度。
編碼器知識簡介-安裝和使用
絕對式旋轉編碼器的機械安裝和使用:
絕對式旋轉編碼器的機械安裝包括高速端安裝和低速端安裝。
商店幫助機械裝置安裝和其他形式。
高速端安裝:安裝在動力電機的轉軸端(或齒輪連接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分辨率高,因為多匝編碼器有4096匝,電機匝數在這個范圍內,可以充分利用滿量程提高分辨率。缺點是運動物體通過減速齒輪時存在齒輪間隙誤差,多用于單向高精度調整定位,如軋鋼的輥縫調整。另外,編碼器直接安裝在高速端,電機晃動和振動一定要小,否則容易損壞編碼器。
低速端安裝:安裝在減速齒輪的后面,如提升鋼絲繩卷筒的軸端或最后一個減速齒輪軸的端部。這種方法沒有齒輪返回間隙,測量更直接,精度更高。這種方法多是測量遠距離定位,如各種起重設備、送料小車定位等。
鋪路機安裝:
常用的有齒輪齒條、鏈帶、摩擦輪、收繩機械等。
編碼器知識布線法簡介
旋轉編碼器是一種光電旋轉測量裝置,它直接將測得的角位移轉換成數字信號(高速脈沖信號)。
根據信號原理,編碼器包括增量式編碼器和絕對式編碼器。
一般我們使用增量式編碼器,它可以將旋轉編碼器的輸出脈沖信號直接輸入到PLC中,借助PLC的高速計數器對其脈沖信號進行計數,得到測量結果。不同類型的旋轉編碼器具有不同的輸出脈沖相位。旋轉編碼器有的輸出A、B、Z三相脈沖,有的只有A、B相,最簡單的只有A相。
編碼器有5根引線,其中3根是脈沖輸出線,1根是COM端線,1根是電源線(OC門輸出型)。編碼器的電源可以是外接電源,也可以直接使用PLC的DC24V電源。電源的“-”端需接編碼器的COM端,“”接編碼器的電源端。編碼器的COM端接PLC的輸入COM端,A、B、Z兩相脈沖輸出線直接接PLC的輸入端。a和B是相差90度的脈沖,Z相信號在編碼器一轉中只有一個脈沖,通常作為零點的依據。連接時注意PLC輸入的響應時間。旋轉編碼器還有屏蔽線,需要接地以提高抗干擾性能。
編碼器-PLC
A - X0
B - X1
Z - X2
24V - 24V
COM - -24V - COM
好了,今天小編汽車給朋友們簡單介紹的電動車編碼器原理就這么多了。不知道朋友們看了《汽車小編》的簡單介紹后,對電動車編碼器的原理有沒有更好的理解。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