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水箱不安裝節溫器會有什么壞處?
水溫低對發動機影響很大,熱量損失太多會導致發動機能耗增加,溫度低也會導致摩擦系數增加,摩擦增加會導致零部件磨損增加,而溫度低也會對排放有很大影響,尾氣排放不達標,溫度低也會導致車內暖風不熱,影響舒適性。
我仍然記得N年前發生的事情。當時的汽車發動機整體水質不高,維修人員對技術的掌握參差不齊,發動機使用中的超負荷、超載現象也十分突出。因此,許多汽車在夏天水溫很高。當時很多人不理解發動機水溫高,以為發動機水溫越低越好。當時所有能接觸到的散熱器的目的都是為了盡量降低溫度,因為無論是電機還是機械設備,高溫都會導致電機燒毀、液壓油變質、密封材料損壞等。所以很多司機師傅以為發動機水溫低一點好,高一點又擔心發動機拉缸爆瓦。
而一些老款發動機的冷卻系統效率卻在不斷降低,比如水箱堵塞、灰塵過多(太臟)、冷卻風扇丟失(皮帶松動)、風扇離合器損壞、節溫器性能差、氣缸蓋墊片損壞等。所有這些都會導致發動機冷卻不良。這時候,有些車主或維修工不仔細檢查冷卻系統的故障,而是簡單粗暴地選擇拆下節溫器來處理發動機的高溫。一旦節溫器拆下,只要氣缸蓋墊片沒有破損,水泵沒有損壞,發動機水溫就會立即下降。頭痛的治療方法已經推廣開來。直到今天,一些卡車/工程機械還會在夏天摘下恒溫器,在冬天再放回去。
可以看出,無論有無節溫器的發動機都存在散熱系統異常或發動機其他部件損壞的情況。節溫器拆下后,發動機始終處于大循環狀態。只要發動機工作,發動機的熱量就會源源不斷的散發到空氣中,發動機的水溫自然不會太高。
發動機工作時,燃燒室局部溫度在2500以上,燃燒室平均溫度在1000左右。因此,與高溫氣體直接接觸的零件溫度會急劇升高,如果不及時將高溫消散,就會損壞零件,進而損壞發動機。
冷卻系統是為發動機散熱而存在的。帶節溫器的發動機采用液冷(水冷)散熱。發動機缸體和氣缸蓋周圍有循環水通道。發動機工作時,冷卻液吸收燃燒熱,然后流向散熱器散熱。冷卻下來的冷卻液繼續返回發動機水道吸收發動機熱量,如此循環往復,發動機熱量被“輸送”到車外!
我們來看看節溫器在發動機冷卻系統中的使用:節溫器可以理解為溫度控制開關。通常情況下,開關是閉合的,當溫度上升到設定值時,開關就會打開。節溫器在冷卻系統中的位置:
發動機運轉初期,缸體水溫與環境溫度一致,此時節溫器處于關閉狀態。氣缸和氣缸蓋內的冷卻液自然不會回流到散熱器內,只能在氣缸內循環,所以也叫小循環。
隨著發動機工作時間的增加,有限的冷卻液溫度迅速上升,就像半壺水比整壺水開得快一樣。當水溫上升到87(節溫器的開啟值)時,節溫器會自動開啟,此時高溫的冷卻液會回流到散熱器中散熱,也叫大循環,使發動機水溫始終保持在85-105之間。
如果沒有恒溫器會怎么樣?也就是說,發動機冷卻系統始終處于工作狀態
在水泵的作用下,散熱器底部的低溫冷卻液會被源源不斷地送到氣缸體和氣缸蓋內的冷卻水通道中,發動機燃燒產生的熱量也會被冷卻液帶走。沒有了氣缸蓋上節溫器的阻擋,冷卻液會回到散熱器散熱,所以只要發動機工作,發動機的熱量根本不會積累,發動機的熱量會不斷散發,水溫永遠不會升得太高。
發動機工作時,高溫燃氣通過氣缸壁和氣缸蓋壁將熱量傳遞給冷卻液。如果冷卻液水溫過低,發動機熱量會被冷卻液吸收(加熱冷卻液),即損失一部分熱能。如果冷卻水溫度足夠高,壁溫也會升高,晚上壓縮結束時溫度會更高。
良好的燃油氣化和更及時的燃燒可以提高燃油經濟性。實驗表明,當冷卻水溫度從50提高到85時,燃油經濟性也會提高10%以上。
冷卻液溫度也會影響油溫,從而影響機油粘度。高溫,機油粘度低,減少零件間的摩擦和運行阻力,保證發動機的經濟性和動力性。水溫過低,機油粘度增加,零件間運行阻力增大,會降低發動機功率,增加油耗。
冷卻液溫度低,氣缸壁溫自然難以上升。這就涉及到低溫冷凝的問題。當缸壁溫度較低時,混合氣噴在缸壁上會發生凝結,凝結的汽油會流入機油底部的機油中,導致機油增多,潤滑能力下降。
同時,發動機的燃燒產物中含有酸性物質和水蒸氣,也會凝結凝結在低溫的氣缸壁上。酸性物質會侵蝕缸壁上的油膜,并與缸壁發生電化學反應,腐蝕缸壁。所以水溫低也會導致發動機內部磨損增加,發動機壽命縮短。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