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供應商瞄準補貼結束期卷土重來 動力電池行業將迎尖峰對決
三年前,在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首次躍居世界第一。誘人的市場蛋糕及其巨大的增長空間吸引了國外鋰電池供應商蜂擁而至,并率先以"兇"游戲。然而,在短暫的"風光(查成交價|參配|外資企業卷土重來。 5月7日,華友鈷業與韓國合資項目簽約儀式浙江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華金新能源材料(衢州)有限公司簽約儀式在當地舉行。據了解,該公司總投資30億元,建設年產10萬噸高鎳動力電池三元前驅體新材料項目,其中一期投資10億元,建設年產4萬噸高鎳動力電池三元前驅體新材料項目。 后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所有限公司和韓 LG Chem在北京簽署諒解備忘錄,宣布共同推動動力電池技術發展,合作研究新一代動力電池技術,積極推動研發成果產業化。LG化學電池研究所所長金明煥表示,開放式創新和產業本土化是LG化學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他們將不斷增加本地研發。d投資,加強與當地產業鏈的合作和整合,加強工藝和裝備制造的國產化。 前不久,吉利汽車對LG化學的收購。的南京工廠也被揭露。055-79000記者從接近吉利的人士處了解到,這不是收購,而是雙方將建立深度合作關系。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全國人民美國國會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占到吉利的90%以上到2020年的總銷售額。LG化學進入吉利汽車供應鏈體系將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與此同時,三星SDI也在暗中積蓄力量。6月4日,三星SDI株式會社社長全永鉉和三星集團大中華區總裁黃德貴拜會了Xi 并召開了座談會。2015年,三星美國在中國的動力電池項目落戶當地。這是三星SDI在中國低調運營以來,首次有重量級領導在中國召開座談會。SDI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中也明確指出:"我們將為2020年新能源汽車(在中國)補貼政策的結束做準備。" 不久前,一款新車的開發周期大概是36個月。隨著虛擬驗證技術的不斷應用,開發周期已經縮短到18 ~ 24個月。從現在到補貼完全下降的時間跨度比汽車企業研發新車的周期略長。考慮到生產和銷售所需的準備期,國外鋰電池供應商很好地把握了發起行動的時間點。 真正的競爭才剛剛開始。 4月27日,中汽協官網發布《中國汽車報》。以前,"白名單"在中國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美國動力電池行業。對于新的"白名單",多位業內專家對《關于開展汽車動力蓄電池和氫燃料電池行業白名單申報工作的通知》記者表示,出臺不會與補貼政策掛鉤,以引導和支持自主企業技術進步為核心導向。事實上,工信部領導已經在多個場合表達了這一觀點。信副部長曾表示,后續行業管理工作將以事后監管為主,考慮不通過《中國汽車報》對企業的生產條件和能力提出具體要求。 近日,中汽協、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聯合公示了汽車動力電池、氫燃料電池行業白名單(第一批),三星環芯(Xi 安)動力電池有限公司、南京化工新能源電池有限公司和北京電控愛思凱科技有限公司均榜上有名。 對于所有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企業來說,2020年是個坎。外資鋰電池供應商在原材料采購量大、生產過程質量控制、生產過程自動化程度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因此,即使目前國內動力電池行業蓬勃發展,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的重新布局仍值得密切關注。在補貼徹底下降的市場環境下,或許真正的競爭才剛剛開始。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