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后補貼時代 新能源車企競爭焦慮凸顯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新能源汽車市場再次掀起了價格風暴。上周,比亞迪率先打響漲價第一槍,2023年上調旗下新能源汽車價格;隨后,在國家賠償退出之前,車企有自己的想法。 隨著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出的臨近,各大新能源車企不僅感受到了成本帶來的壓力,市場銷售終端也受到影響。畢竟,取消補貼意味著消費者購買一輛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將增加幾千元或幾萬元,影響其消費積極性。為了抵消取消補貼帶來的成本壓力,預計未來很多品牌會通過提價來平衡成本。 雖然在激烈的競爭中漲價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但是取消補貼帶來的成本增加能否平衡也是一個很大的疑問。但是車企依然在漲價和降價之間左右為難,尤其是第一波推廣是特斯拉。10月底在特斯拉宣布國貨發售Model 3(查成交價|參配|不久前,SAIC表示,已制定計劃,在高計算能力、高規格芯片和汽車儀表制造等關鍵領域進行攻關,并對約30家芯片上下游企業進行了戰略投資。 除了合作,很多車企都在研發自己的芯片,希望把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比如可以預見,未來其他車企將陸續進入自研領域,包括電池、芯片、操作系統在內的核心供應鏈將成為未來競爭的主旋律。 總結:從依賴補貼到擺脫補貼自力更生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只有通過不斷的洗禮,才能迫使汽車企業不斷進步,促進中國汽車工業的進一步崛起。因此,從2023年開始,技術和成本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旋律。一方面,廣大新能源汽車企業更加注重自身產品技術和質量的提升,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價格競爭,內卷化會越來越激烈。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