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燃機的救命稻草,解析48V微混技術
起源
48V微混系統是怎么來的?這要從發動機啟停技術說起。眾所周知,發動機啟停技術是在行駛過程中,當車輛怠速停止時,自動關閉發動機。當需要繼續前進時,自動重新啟動發動機的系統。設計之初就是為了降低發動機怠速時的油耗。從而達到減排、節能和保護環境的目的。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被很多車主詬病。原因是堵車時發動機啟停的頻繁干預會產生挫敗感,讓本來就焦慮的心情雪上加霜。很多車主都會關掉。有些老司機認為頻繁的啟動熄火動作會增加電池和起動機的負荷,加速老化,時間長了容易出故障。
發展
就這樣,原本很好的功能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聰明的工程師找到了另一種方法,從根源上解決了大家詬病的問題。出現了48V的微混系統。所謂的48V微混系統,可以看作是12V啟停系統的升級版。最大的變化如下:1。鋰離子電池取代了傳統的鉛酸電池;2.BSG、ISG和伊薩電機與發動機并聯,取代傳統的起動電機和發電機。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原來的12V電池和啟動器并沒有消失。畢竟很多電器元件都是以12V為標準設計的,完全更換成本太高。如果你仔細看,會發現很多成熟的插電式混動車和增程式混動車都沒有取消12V電源。
功能
48V微混的啟停并不是簡單的讓起動機介入點火,而是直接給發動機一定的動力,直接把發動機轉速提高到正常怠速范圍,不需要通過增加噴油來啟動發動機,以最大比例理想供油,降低油耗。而且起步比較順暢。48V微混系統在加速階段也能貢獻一定的前進扭矩。相應的,發動機需要輸出的扭矩也可以適當降低,所以負荷降低,油耗也降低。在減速階段,48V微混系統可以回收能量,原來由剎車片消耗的部分能量現在可以回收儲存在電池系統中。
app應用
當然,48V微混不是唯一的技能。以老大哥奔馳為例,新S采用48V微混系統。首先是發動機配件,包括起動機、水泵、機油泵、空調壓縮機等。都是電機驅動,發熱少,燃油效率高。然后是增壓器部分。梅賽德斯-奔馳M256發動機在傳統廢氣渦輪增壓器的基礎上配備了電子渦輪增壓器。發動機在中低速時,排氣壓力不足,廢氣渦輪增壓器轉速低,進氣壓力不足,效果差,滯后明顯。此時電子渦輪可以直接驅動渦輪葉片對發動機進氣進行增壓,增壓效果不受發動機轉速的影響,而是直接由電機的輸出功率決定。顯然,這種大功率、高轉速的電子增壓器是傳統的動力分配系統無法帶起來的。
當然,除了國外品牌,很多自主品牌也在大力發展48V微混技術。去年在上海車展上,奇瑞發布了自己的48V微混合技術,在現有的1.5T發動機上增加了48V電池組和變壓器。12V啟動器被一體化發電機取代。能幫助發動機最快在0.15秒內啟動,有效降低發動機啟動時的震動,提高舒適性。雖然它仍然落后于外國品牌
研究表明,48V微混技術和電氣化改造可以幫助汽車實現10%-15%的燃油效率提升,但硬件成本只增加5%,而且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產業化和規模化,這個數值還會繼續降低。此前,國務院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L/100km。48V微混技術備受期待,將帶動傳統內燃機汽車進入5L/100km低油耗時代。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