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愛車“底盤松散”了嗎?詳解底盤松散的原因
1.懸掛系統連接處的橡膠襯套老化。
簡單來說,汽車懸架系統就是通過相應的幾何結構將車輪安裝在車身上的一系列部件,保證車輪的穩定性和車輪與車身之間正常的相對運動。例如,輪子可以不要放錯地方,可以開車時不要搖擺。通過顛簸路面時,車輪應能正常上下移動,以緩沖地面沖擊。
因為發生顛簸時懸掛系統會有相對運動。所以懸掛系統的各個部分都會墊上襯套再連接,可以避免金屬與金屬的直接碰撞,減輕沖擊力。
套管一般都是橡膠材質,因為橡膠不是特別耐老化,所以橡膠套管在長期使用后會老化。這時候懸掛系統連接處的配合就不是那么緊了。懸掛時可能會有偏差。
懸架襯套老化可能會導致異常聲音或接頭松動。異響會增加底盤松動的主觀感受,而松動會直接影響車輛的動態響應。
2.減震器損壞了
懸架系統的彈簧用于減輕路面沖擊。比如車輪被減速帶撞上,會向車身方向移動。此時,彈簧可以通過自身變形來緩和沖擊力。但是彈簧被壓縮后會反彈,所以如果懸掛系統只用彈簧,一個小坑可能會讓車子長時間上下跳動,車子就像一個跳球,無法正常行駛。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東西,盡可能的吸收沖擊力,避免車身不必要的跳動。這東西就是減震器。
減震簡單來說就是活塞結構,里面裝的是油。壓縮或拉伸時,需要很大的力,這個力叫阻尼力。車輛顛簸時,沖擊力被減震的阻尼作用迅速消耗,使車身盡快平穩恢復。
減震器壞了之后,車子稍微顛簸一下就會有額外的彈跳,也會加重"底盤松動"
3.球頭磨損
常見的軸銷連接結構只能在一個方向上運動,但對于方向盤來說,由于車輪傾斜,有些連接部件在轉向時要同時在多個方向上運動,所以軸銷結構并不適用。這時候就要用球頭來連接了。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球頭結構很像骨頭的關節,可以實現多方向的自由運動。球頭的連接處有防塵套保護,防止灰塵和水進入活動部分造成磨損。如果球頭磨損,配合面不緊,自然會造成抖動或擺動,產生底盤松動的感覺。
4.車身底盤系統老化導致底盤松動。
以上原因可以通過更換零件來改善,但是車身造成的底盤松垮感就不好處理了。
汽車是不可能永遠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駛的,無論是承載式車身還是非承載式車身。因為四個車輪的著地位置不可能永遠相同,所以在行駛過程中,車身或者大梁總會承受不同的外力。即使在理想絕對平坦的路面上行駛,剎車和加速時底盤和車輪之間仍然會有應力,所以使用時間越長,底盤零件老化或變形的概率越大,但不同材質和結構之間會有速度差異,但最終會有質的變化。
而且車身底盤結構復雜,單元多,形狀各異。很明顯每個單位湊在一起都有點問題。而且這些地方老化或輕微變形后幾乎很難找到原因,更難解決。這就像人體的各種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衰退一樣,問題可以被檢測到,但真的沒有以前好了。這種原因造成的底盤松動,應該算是真正的底盤松動。目前,幾乎沒有
任何事物都有其使用壽命,但使用壽命與使用方法密切相關。汽車也是如此。同年買的車,里程一樣,但車況相差很大也是常有的事。原因還是使用和保養造成的。只要車在使用中,底盤松動就是永遠無法跨越的坎,只是時間不同而已。良好的用車習慣可以提前降低底盤松動的概率。
1.停車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停車是沒問題的。這種凹凸不平的路面停車絕對是底盤最好的懸掛方式。同軸的車輪受力均勻,前后軸之間沒有干涉,所以高度不同也沒問題。但有些人喜歡在這個地方停在一側,即同側車輪在路緣上,另一側車輪在路緣下,這樣同一根車軸上的兩個車輪受力不同,底盤懸架受力更大。所以停車的時候盡量挑平坦的地方,至少同一車軸上的兩個車輪要受力均勻,這樣可以減少底盤懸掛和車身的受力。
2.盡量低速通過涉水路段。
我家附近的一條路比較低,每次下雨,路邊總會有一灘水。每次來到前面都會減速,避免水花濺到路人,也避免水打到底盤。因為車速太高,車輪激起的水會特別多,沖擊力更大,容易沖刷底盤懸掛系統的襯套和防塵罩。尤其是積水較深,車輪不超過半個的時候,水會直接沖擊這些部位。雖然這個力不足以破壞這些部位,但是積水滲透的概率更大,久而久之就不會出問題了。
3、會挑路
走爛路的時候要懂得選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選擇平坦的地方行走。山路崎嶇太多,各種異響肯定跑不掉。所以要小心。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