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口語經驗有哪些誤區?下面說的已經過時了!
當然,今天的“老司機”指的是用車經驗更豐富的司機。
老司機第一印象:聊一聊,熟悉各種用車小技巧!偶爾,我能修理一個故障!正因為如此,大家才會如此信任老司機,以至于老司機口述的“經驗”就是真理!但是從保養的角度來說,老司機口中的一些經驗并不完全正確,可以說是不科學的!
老司機口:兩腳剎車
關于“兩腳剎車”的說法已經流傳了N多年。雖然謠言很多,但一些“新手司機”還是會相信的。高手猜測,他們可能是把“頭文字d”讀得太深了。其實這種做法不僅不科學,而且非常危險!因為市面上大部分車型都有ABS(防抱死制動)功能,遇到突發緊急情況,ABS會自動啟動(輪速差較大時)幫助車子在最短時間內停下來!如果此時雙腳同時踩剎車,剎車距離會更長,大大增加了車內乘客的危險!
PS:老司機口中的兩腳剎車只適用于沒有ABS的車輛(ABS已經是市面上的標配),目的也是為了防止車輪抱死失控。
這里還要提一下,很多老司機駕駛經驗都很豐富,卻不知道怎么檢查剎車系統!師傅之前遇到過很多情況。車的剎車片已經“剎車盤”了,老司機口口聲聲說“剎車沒問題,不用換!”眾所周知,如果遇到連續制動,制動熱量會衰減,制動系統可能會失靈!造成不可預知的損失,對人對己都不利。
老司機口:檢查胎壓靠“踢”
經常跑高速的駕車者在上高速前都會下意識的檢查胎壓,檢查胎壓的方法有目測、踢法等多種。
高手想說這些方法看起來挺靠譜的,但其實這樣的檢查是對安全的不負責任!這種檢查方法只能簡單判斷胎壓是否充足,無法判斷輪胎是否被釘住、啃胎壁、鼓包等。一旦輪胎被卡住、啃咬胎壁、鼓包,在高速行駛時,尤其是超速行駛后,爆胎的概率會增加一倍。所以老司機對胎壓的判斷是非常片面的,不一定正確。
高手們在高速上遇到過很多拋錨的情況,其中40%以上都是爆胎、爆胎的情況。其實這些小細節只需要車主在高速行駛前做一個簡單的檢查就可以了。磨刀不要誤砍柴人,注意經常跑高速的車主!
老司機口:如果防凍液不足,直接加水。
發動機缺防凍液怎么辦?這個問題不僅困擾新手,也困擾老司機!但是大部分老司機在缺防凍液的時候會直接加水!師傅想告訴老司機:如果只是緊急情況,沒問題!
其實防凍液和水的缺乏看似很簡單的問題,其實涉及的內容很多!簡單來說,防凍液的目的是防凍和散熱,所以要保證防凍液的冰點正常(一般-35-45)。如果防凍液經常加水會被稀釋,會降低防凍液的冰點,降低防凍液的防凍效果,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東北老司機從來不加水),所以能不能加水先看地區。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車主可能沒有意識到!但作為一個修理工,我可能深有體會。在這里,我指的是一些“老”的老車。一些老車的冷卻系統都有不同程度的滲漏。如果盲目更換防凍液,在防凍液中加水,會稀釋防凍液,改變防凍液的密度,加重之前的泄漏,導致泄漏失效.當然,新車不會出現類似問題。“加水視實際情況而定”只要車主在換季時檢查防凍液的冰點是否能適應當地的溫度。
老司機說:沒問題,先湊合。
汽車偶爾拋錨是正常的。在老司機眼里,這簡直是“家常便飯”,但新手遇到故障燈,會直接得個B。新手會要求老司機做什么?老司機常說:這毛病你管不著,先湊合著用吧!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汽車故障的現象證明汽車有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會加重汽車故障。一般車主根本不具備判斷故障的能力,車主也不了解故障是否真的存在,是否影響駕駛或行車安全!比如汽車異響、震動等都是必須檢查維修的故障。如果你聽信了老司機的話,你的損失可能會無限擴大.而很多故障車主是不會注意到的,比如機油、防凍液之類的漏油,所以定期檢查車子是很有必要的!
重點批評:師傅發現很多老出租車經常出現剎車燈亮、氣囊燈亮等問題。如果只是異響,還可以接受。畢竟不知道跑了幾萬公里的出租車,有安全相關的故障不去修。車上乘客是怎么想的?如何保證乘客的安全?以老司機多年的駕齡?
你也知道哪個“老司機經驗”是錯的。歡迎留言分享!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