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整火花塞的最佳間隙?火花塞間隙1.1和0.8哪個好?
火花塞電極間隙的調整方法
火花塞的電極間隙因車型而異,可在車輛手冊中找到。一般火花塞電極間隙可調整0.6 ~ 1.2 mm如果火花塞間隙不合適,一只尖嘴鉗夾住側電極根部,另一只尖嘴鉗彎曲側電極端進行調整。不要直接敲擊側電極進行調整,否則會損壞側電極,安裝后若掉入氣缸內,會劃傷氣缸壁。如果火花塞偏移或電極燒蝕成圓形,必須更換新的火花塞。
火花塞的正常間隙通常為:
傳統點火(即機械接觸點火)系統:0.60.8mm
電子點火系統:0.91 . 2毫米
調整火花塞間隙后,側電極應與中心板稍微成直角。如果電極過度偏轉或燒蝕,火花塞不能再使用,應更換新的火花塞。
火花塞間隙1.1和0.8哪個好?有什么區別?
從上面我們知道一般火花塞的點火間隙是0.6-1.2mm,根據發動機火花塞的不同會有所不同。
0.8,1.0,1.1,差別不大。理論上,間隙越大,火花塞點火時產生的電弧越長,越容易點燃缸內氣體,但需要的點火電壓越大。
火花塞電極之間的間隙對火花塞的工作有很大的影響。間隙過小,火花微弱,容易造成積碳和泄漏。如果間隙過大,所需擊穿電壓增大,發動機不容易啟動,高速時容易出現“失火”。所以火花塞間隙要合適。一般電池點火系統使用的火花塞間隙為0.7 ~ 0.8毫米,個別火花塞間隙可達1.0毫米以上
鎳合金火花塞的間隙為0.8,鉑銥的間隙為1.1。
普通的鎳基合金電極火花塞越來越不適應大功率、高轉速、高壓縮比的現代發動機。為了使火花塞具有更高的點火性能和更長的使用壽命,人們開始瞄準貴金屬(鉑、銥、釔等。)并應用到電極上,點火端的結構也相應改進。貴金屬的熔點非常高,鉑的熔點為2042K,銥的熔點為2716K,加入一些元素(如銠、鈀)后,具有極高的耐化學腐蝕性。制成細電極(直徑0.2 mm)直接燒結在絕緣子點火端,或用激光將直徑0.4 ~ 0.8 mm的圓片焊接在中心電極前端和側電極工作面上。這種電極具有很強的尖端放電效應,即使在低電壓條件下也能點火,其火花間隙可增大到1.1 ~ 1.5毫米。
火花塞間隙的重要性
火花塞的間隙是否合適,對其“性能”影響很大?;鸹ㄈ拈g隙在制造時已經調整到最佳位置,不正確的間隙可能會對火花塞的功能和發動機的性能產生很大的影響。
火花塞間隙過大或過小的危險。
電極間隙過大,弧長會放大,但能量會減弱,導致氣缸著火。相反,如果電極間隙過小,電弧能量會增加。但由于火焰核心靠近電極,抑焰效果明顯,使得混合氣燃燒不完全,增加了油耗。
測量火花塞間隙
火花塞間隙過大的危險
膨脹
火花塞間隙太小的危險
這很難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