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成本高漲了 輪胎原材料漲價的原因
2018年開年,輪胎行業迎來了一波漲價潮,但是輪胎股2018年以來的年度漲幅有正有負,分化非常嚴重。而且,今日七大輪胎股無一上漲,截止收盤,華誼集團下跌4.36%、玲瓏輪胎下跌1.43%、三角輪胎下跌0.55%、S佳通下跌0.49%、賽輪金宇下跌0.31%、青島雙星平盤報收、風神股份下跌2.62%。由此看來,市場對輪胎漲價背后的邏輯產生非常大的分歧!
有報道稱,雙星輪胎4月1日起產品規格價格上調3%-5%,雙錢輪胎3月18日起價格上調不超過3%;此外,萬力、正新等輪胎企上調2%-5%。如此密集地上調輪胎價格,是因為行業景氣度回升、行業毛利率回暖的拐點要來了嗎?輪胎產品漲價能否提振相關個股的股價呢?如何判斷“輪胎提價”過后的時滯效應?接下來,洪清為散戶朋友們細細說來!
輪胎的輔料漲價致制造成本上升
輪胎等橡膠零部件產品的原材料主要為橡膠、炭黑、橡膠助劑、鋼鐵等基礎行業,其中,橡膠成本通常占原材料成本的50%以上。
數據顯示,自去年九月以來,橡膠價格一路下跌,現處于相對的一個底部區間。也就是說,輪胎的原料成本上升因素應該剔除掉橡膠這個因素。接下來,洪清向大家展示一下輪胎的生產成本分布情況,以便發現引發輪胎企業瘋狂提價的原因。下圖是全鋼胎各大生產成本的分布情況:
除橡膠以外,骨架材料及輔料助劑占比高達31%。雖然輪胎的主要原料橡膠沒怎么漲價,但要是輔料漲價的話,輪胎的生產成本會明顯抬高的。其中,炭黑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輔料。在環保監管的高壓下,炭黑行業開工率長期受限,行業供給持續受限。
2017年以來,上游原料煤焦油的大幅上漲,導致炭黑企業生產成本不斷升高,炭黑市場報價走勢節節攀高,部分炭黑產品報價已上漲至歷史高位。除此之外,洪清特別強調一下,山東、山西、河北等炭黑主要生產區,都是需要進行大氣污染治理的重災區。環保標準在未來只緊不松,炭黑價格看漲,輪胎企業的成本上行是大概率事件。
次新股三角輪胎跌破發行價
三角輪胎是2016年9月正式登陸上交所的A股上市公司,距今只有1年零6個月。剛上市之時,公司頂著次新股的光環,股價連續5日封漲停,不過,好景不長!公司股價在短暫的上漲過后,就如坐上了滑梯,一路迅速滑落。于2018年2月7日創出上市以來最低價16.50元(公司發行價為22.07元),如下圖所示:
公司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35.02%,而營業收入是同比上漲21.88%的!洪清認為,三角輪胎“增收不利”的背后,主因是成本率上升了,就如公司在公告所稱的“原材料價格”提升導致的一樣!經梳理,三角輪胎的成本率持續保持在高位,詳見下圖:
由此可見,“供給側改革”導致的工廠原料價格指數漲上去過后,特別是小眾的工業輔料(如:炭黑)很難降下去,這必然會導致輪胎企業的盈利壓力加大,預計輪胎企業2017年的業績不容樂觀。
行業拐點到來言之過早
今年1月份佳通輪胎也曾宣布,將在2月份結合1一月份漲價進行第二次漲價,整體上調3%-5%。見下圖:
據最新財務數據顯示,佳通在營業入同比正增長時,卻出現了“凈利”的下降。洪清認為,成本的上漲也是其主要影響因素,除上述原材料炭黑漲價導致成本升高外,國外銷售占比過半,人民幣升值近一年來,匯兌損失加大。
1月26日,行業龍頭玲瓏輪胎發布的業績快報稱,輪胎產品售價短期內難以完全消化原材料及能源價格的變動,導致公司利潤增幅低于收入的增長速度。據歷史財務數據顯示,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在70天到90天之間,按保守的原則測算,公司采購原料過后銷售出去的話,需要3個月左右,這也就是時滯效應的時長跨度!2018年以來的提價效應,至少要經過3個月的時間消化,也就是說到二季度的時候,輪胎股或存在階段性的機會。而且,在環保高壓、供給側持續深化的大背景下,輪胎行業盈利未來難言反轉!
綜合來看,輪胎股在行業集體提價的背景下,當下股價卻沒有走出上漲的行情。這或許讓大部分散戶朋友著實“郁悶”!不過,目前輪胎板塊行業的EPS和PE都在下降,股價面臨著戴維斯雙殺的效應。PE估值水平下降、每股收益的下移,導致市值的雙殺造成的。輪胎大一號為什么會很貴,成本增加很多嗎
不同品牌的價格是有差距的,不一定是質量決定的,還有品牌效應。同一品牌的話,同一規格不同花紋間的價格差距不會太太。但是大一號的話,如果剛好大一號后是異型胎(就是不太常用的型號),那差距就有一點大,應為不常用,所以生產的較少,在備貨,銷售中都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就要貴一些。說不定大二號的胎因為是常用的反而比大一號的胎要便宜。為什么輪胎的價格變得如此昂貴?
看你是什么車了,30萬以上級別的車輪胎是很貴,說實話成本是不高,但是輪胎行業,特別是真空胎屬于需要大投入的行業,因為生產線很貴,而且輪胎不僅是橡膠做的,里面有大量的鋼材,現在真空胎都是鋼絲胎,否則一條輪胎怎么承受6-700公斤重量?
呵呵,不過更多的還是廠商的市場定位,好車的輪胎就是買的比較貴一點。2022年更換2021年輪胎價格要低一點?
不是。2021年,國內輪胎價格漲了好幾番,但其實不只是中國,在全球范圍內,輪胎價格便一直“飄忽不定”。對此,美國輪胎行業相關機構對2021年的輪胎價格進行研究,2021年歐洲市場輪胎價格平均比2020年上漲20%。2021年,歐洲地區大多數輪胎制造商進行了3~4次的漲價,漲幅在5%~8%。而輪胎制造成本2021比2020年平均上漲了24%。從去年9月至2022年10月,國內市場輪胎價格普遍上漲了10%而且還在繼續!普利司通輪胎全線漲價,這對車企有什么影響?
普利司通已經在全球公布多次漲價。近些年原料價格的高新企業,讓包含車胎和動力鋰電池在內的汽車零部件價錢持續走高,這也導致近年來汽車交易市場發生漲價潮。有汽車企業內部人員覺得,零部件成本費增漲或不能通過內部消化,全車漲價潮或將持續。做為全球知名的日本車胎生產商,普利司通在中國市場不僅為豐田汽車、廣州本田、日產等日系知名品牌給予車胎,
都是奧迪車、大家、榮威汽車、蔚來和小鵬等多家汽車企業的車胎經銷商,其車胎業務流程包括了絕大多數流行合資企業、獨立和新陣營汽車企業。近年來,受塑膠、石油和碳黑等原料價格高企的影響,除開普利司通,世界各國好幾家車胎生產商都已公布上漲輪胎價格。塑膠做為輪胎的關鍵原料,盡管近些年價錢變化無常,但一直維持上位。
在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汽車企業已經很難將成本費工作壓力徹底在內部消化。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新能源車首先打開了漲價潮。“燃油車做產品配置調節,成本費提高的時候,一般情況下全是生產廠家內部消化的,除非是商品更新換代,技術的更新會出現價錢的上漲狀況。”“燃油車生產成本的上漲遠遠沒有電瓶車力度那么大,生產廠家看待燃油車能夠自己消化,可是電動車是消化不了的,尤其是在今年的電池的漲價力度導致所有人都要漲價,難以避免。
并不是大伙兒學壞了,是自身電動車損益表狀況就不好。”上下游層面:從車胎成本構成看,塑膠占有率貼近50%,是影響車胎成本費的最主要自變量,此外碳黑、簾子布成本占比也較高。就橡膠價格轉變看,受新冠疫情危害,依據普利司通官方網在發布信息中我們能獲知,下列用了普利司通做為原廠輪胎的車型或會受此漲價事件危害:飛度(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本田雅閣(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漢蘭達(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別克新君威(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日產軒逸(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寶媽7系。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