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車身結構的輕量化要求有哪些
汽車的行駛阻力包括空氣阻力、滾動阻力、爬坡阻力和加速阻力。滾動阻力、爬坡阻力、加速阻力與正常質量成正比。數據研究表明,車輛重量每減少10%,油耗可降低6%-8%,排放可降低4%左右。
整車由車身、底盤、發動機和汽車電子組成。對于乘用車,車身占據整車質量的40%到60%,約70%的油耗用于車身質量。因此,輕量化車身,是輕量化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車身結構的優化是國內外汽車輕量化研究的重點。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輕量化更為突出。
研究表明,對于電動汽車來說,每減輕100公斤的重量就能增加10%左右的行駛里程。其帶來的優點是多方面的。一是降低能耗,二是增加負載重量,三是減少制動距離。新能源汽車車身在輕量化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因為它減少了傳統的發動機、變速器等大型部件,車身結構布置得更好。在保證車身強度和剛度的前提下,可以更合理地布置車身結構。
新能源汽車車身結構的輕量化方法:
一、新材料的應用是實現汽車輕量化的重要手段
鋁合金、高強度鋼和碳纖維等新材料得到了廣泛應用。新材料的使用不僅僅是對傳統材料的替代,還涉及到物理化學、材料測試與檢驗技術、元器件設計與制造技術、新材料回收技術等諸多學科和技術的支撐。當新材料用于輕量化車身時,最常見的是高強度鋼。目前,高強度汽車用鋼已廣泛應用于車身制造。鋁合金車身在材料輕量化方面效果最好。現階段,在輕量化方面,碳纖維可以和鋁合金一起作為輔助材料,或者只能作為關鍵材料。從長遠來看,它還可以作為低成本汽車輕量化應用的主要材料。
二、結構優化設計是車身輕量化的基礎
車身、車架和軸承部件結構復雜,集成了各種材料和工藝。車身結構對車輛的被動安全性、結構剛度、強度和振動性能有很大影響。目前車身結構減重優化設計是在保證車身結構性能的前提下,通過CAE等分析技術降低零件質量。在實際生產中,結構優化設計的減重方法包括空心結構、薄壁結構和復合材料結構。這些優化設計使車輛面板和結構部件更輕。
三、輕量化制造技術
通過對材料性能的研究,不同的制造工藝可以在制造過程中減輕零件的重量。
常用的制造技術包括激光焊接技術、電磁成形技術、先進連接技術等。激光拼焊技術可以將不同材料、厚度和表面處理要求的工件用激光連接起來,形成新的毛坯,然后壓制成零件。例如,乘用車的側壁部件通常是激光焊接的。激光焊接技術可以有效降低零件質量,減少焊接接頭,提高強度。通過先進的制造技術,主要解決產品的性能問題,進而解決輕量化問題。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