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阻力是什么意思
2024-10-02 22:34:36
作者:資訊小編
行車阻力是指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所遇到的阻礙其前進的力。主要包括滾動阻力、加速阻力、坡度阻力和空氣阻力。
滾動阻力,是車輪滾動時,輪胎與路面接觸區域產生相互作用力及相應變形,輪胎內部摩擦產生的彈性遲滯損失導致。其大小用滾動阻力系數 f 來表征,影響因素眾多,像路面種類、行駛車速、輪胎構造、材料和氣壓等。
加速阻力是汽車加速時克服質量加速運動的慣性力,通常把旋轉質量的慣性力偶矩轉化為平移質量的慣性力來計算。
坡度阻力是汽車重力沿坡道的分力,一般道路坡度較小。比如高速公路平原微丘區最大縱坡為 3%,山嶺重丘區為 5%;一級汽車專用公路平原微丘區最大坡度為 4%,山嶺重丘區為 6%;一般四級公路平原微丘區為 5%,山嶺重丘區為 9%。
空氣阻力指汽車直線行駛時受到的空氣作用力在行駛方向的分力,分為壓力阻力與摩擦阻力兩部分。壓力阻力是作用在汽車外形表面上的法向壓力的合力在行駛方向的分力,摩擦阻力是由于空氣粘性在車身表面產生的切向力的合力在行駛方向的分力。
行車阻力會影響汽車的行駛速度和燃油消耗。了解這些阻力的成因和影響因素,對于汽車設計的優化、行駛效率的提高以及降低油耗都非常重要。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