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 是什么
ESP 是電子穩定程序(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的簡稱,也叫車身穩定控制系統。
它是在防抱死控制系統(ABS)的基礎上開發出的底盤制動技術,1995 年由德國 Bosch 公司發明。
ESP 主要由轉向角傳感器、橫擺角速度/橫向加速度傳感器、輪速傳感器、中央控制器及執行裝置等組成。轉向角傳感器檢測轉向盤的轉動角度和方向,安裝在轉向管柱上。橫擺角速度/橫向加速度傳感器集成在 ESC 模塊內部,用于偵測車輛橫向方向的加速度及橫擺角速度,提前判斷車輛是否處于側翻等不穩定狀態。輪速傳感器通過感應轉動中的齒圈產生脈沖,中央控制器據此計算車速。中央控制器將各傳感器采集到的數據進行計算,并與預先設定的數據比對,判斷車身是否臨近失控,進而命令相應車輪的制動器工作。當中央控制器監測到車輛有側傾或轉向不足/過度的風險時,通過橋控模塊和制動電磁閥對相應車輪進行制動,保證車輛穩定行駛。
ESP 是集五大功能于一身的,包括 ABS(防抱死制動系統)、ASR(防滑系統)、EBD(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EBA(緊急制動輔助系統)、DS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DSC 能通過控制剎車或發動機動力輸出,防止車輛因轉向不足或過度而發生危險,降低側面碰撞幾率,主動提高車輛行駛穩定性。
在很多情況下,ESP 都能發揮重要作用。比如躲避前方突然出現的障礙物,急打方向盤,車輛趨于失控時,ESP 會對相應車輪制動,使車輛保持穩定。在行駛于附著力變化的路面,車輛趨于轉向不足時,ESP 會對相應車輪制動,同時降低發動機扭矩輸出,讓車輛保持穩定。
在一些特殊情況,比如沙地、泥地越野或陷入打滑時,冰雪、濕滑路面起步困難或爬坡時,安裝防滑鏈或換小尺寸備胎時,激烈駕駛或者漂移時,可能需要手動關閉 ESP。但正常行駛時,ESP 能有效地改善汽車在制動、驅動和轉向等動態工況下的行駛穩定性和安全性。
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通過立法強制車輛安裝 ESP 系統,它已成為保障駕乘人員安全的重要配置。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