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汽車行業產業鏈分析
汽車行業產業鏈分析
汽車產業鏈相對較長,主要由五大部分構成,包括整車制造業、零部件制造業、汽車相關工業以及服務貿易領域等,且每個環節都有完善的支撐體系。
整車制造業一般只從事汽車總裝及車身制造,像輪胎、橡塑件等生產部門稱為相關行業部門,其包含總裝、沖壓、焊裝、油漆四大工藝。
汽車零部件種類繁多,載貨汽車零部件達 7000 至 8000 個,轎車零部件則更多。按材質分,有金屬和非金屬零部件,金屬零部件比重逐漸下降,塑料零部件增加。按用途分,有制造用和維修用零部件,比例取決于汽車產量、保有量和維修量。按性質分,有發動機、動力、傳動等系統。從模塊化供應角度看,分為不同層次。按科技含量也有分類。在一輛汽車總成本中,零部件成本占 70%至 80%。
汽車生產還涉及眾多相關工業,如鋼鐵、冶金、塑料等原材料工業,以及電子、電器等產業部門。全世界鋼材產量的約 15%、鋁產量的約 25%、橡膠產量的約 50%、塑料產量的約 10%、石油產量的 1/3 以上都用于汽車產業。
國外汽車生產配套模式有多種,傳統模式中整車廠與零部件廠對立。德國模式下整車廠與零部件廠互相獨立,零部件企業有很大自主開發空間。美國模式經歷了從“水平分工”到強化外部供應、調整分工協作關系的轉變,零部件企業與整車廠競爭激烈。日本模式是金字塔型多層承包制垂直式分工體系,整車廠居于頂端,層層轉包,這種模式提高了日本汽車工業的競爭力。
國外汽車產業配套模式的發展趨勢包括平臺共享戰略,將更多車型共用平臺,提高零部件通用性,降低成本和開發周期,相關配套模式也從傳統向模塊化和亞一體化轉變。還有“全球汽車構架”體系,比平臺戰略更具靈活性和多樣性,制造成本更低。
在我國,轎車生產配套模式以上汽、一汽和東風汽車公司為代表。上汽配套模式接近于“亞一體化”,一汽的配套模式接近“一體化”,東風汽車公司的配套模式受合資對象影響,國際化色彩更濃。
總之,我國汽車生產規模還較小,轎車生產尚在引進技術消化吸收階段,與國外相比尚未形成獨特風格,但國外汽車配套模式對我國產生了深遠影響。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