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定位是如何實現的?
車輛定位的實現方式有多種。
以特斯拉為代表的企業傾向于視覺 SLAM 定位,其通過置入盡可能多的視覺傳感器,將圖像處理和機器學習結合,讓車輛實時了解周圍環境,不依賴預先錄制的地圖。使用這種方式的自動駕駛車輛主要配備單目、雙目或 RGBD 等傳感器,在未知環境中出發,通過觀測自身位置、姿態和運動軌跡,并增量式構建地圖,實現定位和建圖的相輔相成。
通用、奔馳、福特等則看好高精地圖定位,通過激光雷達或 GPS 預先制作高精地圖。激光雷達能提供車輛與障礙物的距離信息,常見的有 SICK、Velodyne、Rplidar 等。制作高精地圖可采用基于點云融合的算法或基于差分 GPS 和慣導的方法。這類車輛依賴預先記錄好的 3D 高分辨率地圖,與自身獲取的周邊環境信息比對,在地圖涵蓋區域內實現自動駕駛,但存在數據處理量大、成本高和地圖實時更新等問題。
以大眾為代表的車聯網定位,關注讓環境為自動駕駛汽車服務。車輛通過 GPS、RFID、傳感器、攝像頭圖像處理等裝置采集自身環境和狀態信息,在交互網絡中實現位置信息共享。車聯網定位技術通過合理部署在城市交通道路周邊的 RSU,利用無線測距技術實現實時定位。
此外,還有慣性導航定位。慣性導航系統通過慣性測量單元采集車輛運動數據,結合慣性定位算法實現連續三維定位和姿態檢測。慣性測量單元由加速度計和陀螺儀組成,分別負責測量線性運動和旋轉運動。加速度計基于牛頓第二定律工作,通過測量力推算加速度,可檢測線性運動和計算速度位移。陀螺儀利用角動量守恒原理測量角速度,用于姿態感知和角速度檢測。二者結合能提供全面運動信息,還可與其他傳感器數據融合。慣性導航系統依靠航跡推算法和坐標轉換提供位置、速度和姿態信息,但存在隨機誤差和固定誤差,會隨時間累積。其應用類型包括純慣性導航系統和輔助慣性導航系統,選型時要考慮傳感器精度、數據融合能力、系統體積與功耗等。在自動駕駛、無人機、機器人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升級540°全景影像/起步價降低 新款福特銳界L售22.68萬起
- 234.99萬元起 凱迪拉克XT6開啟限時預售 預計在廣州車展上市
- 3兩廂純電小車 AION UT申報圖曝光 預計廣州車展首發
- 4奧迪發布新品牌AUDI,攜AUDI E概念車全球首次亮相
- 5埃安AION UT和昊鉑HL將于廣州車展亮相 明年推出全新增程車型
- 6售18.68萬起 小鵬P7+上市 全系標配高階智駕 續航最高710km
一本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播放 |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正在播放麻豆专区 | 亚洲人成电影网久久影视 | 久久精品国产首页国产 | - 234.99萬元起 凱迪拉克XT6開啟限時預售 預計在廣州車展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