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邊緣破損可以修補嗎
輪胎邊緣破損能否修補,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如果只是輕微損傷,比如刺穿孔洞直徑小于 6 毫米,或是胎側橡膠缺失、開裂但未漏氣,理論上是可以修補的。對于細小創(chuàng)口,沒有嚴重破壞簾布層,還有修補價值,比如小于 6 毫米的小孔,不會弄斷簾子線。未漏氣的淺層橡膠缺失或開裂,采用火補方法修補理論可行,但火補風險較大,考驗補胎技術。
然而,在很多情況下是不能修補的。比如簾子線斷掉,輪胎被扎后簾布層受損,會直接影響輪胎強度性能,簾子線斷得越多,爆胎隱患越大。胎側出現(xiàn)鼓包,是內部簾子線嚴重斷裂的結果,必須更換新輪胎。胎側嚴重受損,橡膠完全開裂,氣密層、簾布層、保護層等結構完全破壞,輪胎只能報廢。
另外,如果輪胎邊緣破損較深,胎壓不正常,胎壓過高會使傷口擴大,胎壓過低會影響輪胎彎曲和疲勞,也會影響爆胎。判斷輪胎邊緣是否損壞,可以用肉眼觀察輪胎斷裂處是否有白線,也可以通過加氣壓的方式進行檢查,將輪胎的標準氣壓提高 1 - 2kg,開車升高輪胎溫度,觀察破口處有無變化或鼓包。如果沒有,可以將胎壓調回到標準值,在市區(qū)短時間內可以正常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胎側受損不嚴重可以修補,修補后的輪胎也失去了原來的耐用性和安全性,不能繼續(xù)充當主力,只能作備胎使用。將其作為備胎使用時,一定要嚴格控制車速,建議保持 80km/h 以內的車速,以保證行車安全。
目前市面上補胎手法很多,貼膠皮、膠條、蘑菇釘等方式效果不錯,但胎側修補難度大。出于耐用性和安全性考慮,胎側受損盡量更換輪胎,就算能修補也別當作主力使用,作為備胎更安全。還可以選用缺氣保用輪胎,將胎側加強,扎釘后能以 80 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駛 80 公里,降低爆胎后的事故發(fā)生率。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