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需要氣門間隙
2024-12-09 04:56:44
作者:整理于互聯網
氣門間隙之所以需要存在,原因在于要保證內燃機配氣機構能正常工作。
發動機工作時,內部溫度很高,氣門會受熱膨脹。要是冷態時氣門與其傳動部件間沒間隙或間隙過小,熱態下氣門就無法完全關閉,這會讓發動機在壓縮和做功沖程中漏氣,從而降低功率,嚴重時甚至難以啟動。
所以為補償氣門受熱后的膨脹,在設計配氣機構時,就會在進排氣門閥桿尾端與挺桿或搖臂上的調節螺釘間留一定間隙。
氣門間隙大小很關鍵,一般由發動機廠家通過實驗確定。冷態時,進氣門間隙通常為 0.25 至 0.30 毫米,排氣門間隙通常為 0.30 至 0.35 毫米。
間隙過小,發動機熱態可能漏氣,導致功率下降甚至燒氣門;間隙過大,會有傳動件、氣門與氣門座的碰撞,讓配氣機構工作不穩,噪聲增大,氣門開啟時間縮短,進排氣不充分。
像摩托車的 ZX-6R G2,進氣門間隙應在 0.11 至 0.19 毫米之間,排氣門間隙應在 0.22 至 0.31 毫米之間。如果要調整氣門間隙,還可能需要墊圈,并且得用新機油潤滑。強烈建議提前做好功課,依據機器的維護指南操作。
氣門間隙不合適會帶來很多問題。間隙過大,氣門開度減小,進排氣阻力增加,充氣量下降,影響動力;間隙過小,熱態下氣門關閉不嚴,氣缸漏氣,工作壓力下降,功率降低,氣門還容易燒蝕。
及時檢查并保證合適的氣門間隙,能讓發動機正常運轉,減少異常沖擊和磨損,降低油耗,延長使用壽命。頂置凸輪軸液壓挺柱驅動的配氣機構能自動調整氣門間隙,轎車上有的也有氣門間隙自動補償器,但國內多數柴油機的配氣機構有搖臂等,氣門間隙需要調整。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