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 ESC 是什么意思
2024-12-25 13:54:13
作者:資訊小編
汽車 ESC 指的是車身穩定控制系統。
它于 1995 年誕生,是在防抱死控制系統(ABS)基礎上開發出的底盤制動技術。
ESC 由控制單元、轉向傳感器、輪速傳感器、側滑傳感器、橫向加速度傳感器等組成。
ESC 能通過精確控制車輪轉速和制動力來維持車輛的穩定性,有效防止側滑和失控。
其工作原理是對從各傳感器傳來的車輛行駛狀態信息進行分析,向制動系統發出糾偏指令,幫助車輛維持動態平衡。
在行駛中,ESC 會監測方向盤轉向、車速、車輪轉速、橫向加速度等數據,判斷車輛是否偏離行駛軌跡或失控。
一旦發現問題,就自動調整制動力和動力輸出,讓車輛保持穩定。
日常駕駛時,在急轉彎、高速行駛、濕滑路面等情況下,ESC 能幫助保持車輛的穩定性和控制性,避免轉向過度或轉向不足的情形發生,提高行駛安全性。
多數歐美國家已強制要求汽車安裝 ESC,中國也有自主汽車企業承諾新上市車型全系配備。
ESC 在不同國家有不同名稱,比如日本叫 ESC,德國叫 ESP,有的車廠稱其為 VSC。
在緊急情況如急轉彎、急加速或緊急制動時,它能迅速響應采取措施確保車輛穩定。
當車輛處于不穩定狀態,它會控制輪胎制動力,適時降低發動機輸出,維持穩定行駛。
通過一系列傳感器持續監控車輪速度、方向盤角度和車身姿態等,檢測到失控風險時立即啟動干預措施,包括對個別車輪制動、調節發動機輸出、通過電子控制單元調整行駛狀態,還能顯著減少車輛在濕滑路面或緊急情況下發生側滑和甩尾的風險,提升駕駛體驗。
總之,ESC 是重要的安全功能,能讓車輛在各種行駛條件下保持穩定,提高行車安全性。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