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動力汽車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混合動力汽車同時裝備熱動力源與電動力源。其工作原理基于不同的混合動力系統。
串聯式混合動力系統,一般由內燃機帶動發電機發電,電能經控制單元到電池,再由電池傳輸給電機轉化為動能,最后經變速機構驅動汽車。電池就像水庫,調節發電機產生的能量和電動機需要的能量。車輛行駛之初,若蓄電池電量飽滿,輔助動力系統不工作;電池電量低于60%時,輔助動力系統起動。車輛能量需求大時,輔助動力系統與蓄電池組同時為驅動系統供能;需求小時,輔助動力系統為驅動系統供能的同時給蓄電池組充電。這種系統讓發動機工作在相對穩定工況,改善排放,在城市公交應用較多,轎車上很少用。
并聯式混合動力系統有傳統內燃機系統和電機驅動系統兩套驅動系統。兩個系統既能同時協調工作,也能各自單獨工作驅動汽車。適用于多種行駛工況,尤其復雜路況,且結構簡單、成本低,本田的Accord和Civic采用此聯結方式。
混聯式混合動力汽車結合了串聯式和并聯式的特點,有具備機械變速機構的2套驅動系統,由行星齒輪耦合,綜合調節電動機和發動機的扭矩和轉速關系,綜合性能出色。工作時,發動機輸出功率一部分傳遞給驅動輪,一部分傳遞給發電機發電,產生的電能可傳輸給電動機驅動汽車,也可傳遞給電池儲存。混聯式混合動力汽車目前應用較為廣泛。
在不同行駛場景下,混合動力汽車動力分配也不同。起步或低速行駛時,通常依靠電動機提供動力,電動機低速扭矩大、響應快,能帶來平順強勁的加速,且運行幾乎無噪音、排放極低。加速或需要更大動力時,內燃機會啟動與電動機協同工作,共同驅動車輛,優化燃油使用效率。高速行駛時,內燃機是主要動力來源,此時內燃機效率更高。
另外,很多混合動力汽車還有能量回收系統,在制動或減速時,電動機轉變為發電機,將車輛動能轉換為電能存儲在電池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