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質保期內出現問題需要付費嗎
汽車質保期內出現問題一般情況下不需要付費。
當汽車在質保期內或規定公里數內出現問題,只要是零部件的品質問題而非人為損壞,就可以免費更換 ,像速度表、空調等零部件都在此列。而且如果汽車在質保期內或規定公里數內出現問題,也能免費修理。
動力總成保修方面,發動機和變速箱若出現質量問題可得到保修,但前提是必須按照保養手冊在指定地點(通常是4S店)定期保養。
整車質保周期或公里數一般由廠商公布,常見的是兩年或6萬公里,有些廠商提供的質保時間更長或公里數更高。國家汽車三包法規定包修期限不低于三年或六萬公里,三包期限不低于兩年或五萬公里,這意味著購車后三年內或行駛六萬公里內車輛出現質量問題廠家應免費維修。
汽車零部件分易損件和非易損件。像火花塞、燈泡、蓄電池這些易損件質保期通常較短,超出質保時間或里程車主需自費維修;非易損件大多與整車質保年限一致。
在質保期內,工時費和材料費基本都是免費的。車子快出質保期前,即便不做維護保養,也最好去4S店做個整車檢查,有些服務周到的4S店也會通知車主去做,目的是檢測故障,提前解決一些在質保期內出現的質量問題。
根據相關規定,在保修期內,如果家用汽車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能通過三包憑證享受免費維修服務,包括工時費和材料費。并且在購車發票開具之日起60日內或者行駛里程達到3000公里之內,發現發動機、變速器的主要零部件出現問題,消費者可選擇免費更換發動機或變速器。
不過要注意,質保期內維修通常只針對汽車制造商認可的質量問題,車主操作不當或保養不當造成的損壞不包括在內。
所以只要是車輛本身質量問題導致的維修都無需支付費用,車主只要妥善使用車輛,遵循廠家保養和維修建議,不隨意改裝,按規定在指定地點定期保養,就能在質保期內充分保障自身權益。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