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保養為什么需要更換機油
汽車保養需要更換機油,是因為機油在發動機工作過程中會逐漸受污染且性能下降,影響其對發動機的保護作用。機油本肩負著冷卻、潤滑、清潔、密封等重任,保障發動機正常運轉。然而,隨著發動機持續工作,機油會因高溫氧化、零件磨損物、燃油蒸汽腐蝕等受污染,正常使用中還有消耗,久了各項功能也會大打折扣。因此,定期更換機油才能維持發動機良好狀態。
具體而言,高溫氧化是機油受污染的一大“元兇”。發動機在運轉時會產生大量的熱,機油長時間處于高溫環境下,就如同暴露在烈日下的物品,容易發生氧化反應。這會使機油的顏色變深,質地也會逐漸變得濃稠,性能大幅下降。想象一下,原本清澈順滑的機油,在高溫的“烘烤”下,慢慢變得渾濁黏稠,它還能像以前一樣順暢地在發動機內部流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機械零件的磨損物也是機油的“克星”。發動機內部有眾多精密的機械零件,它們在運轉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一些磨損碎屑。這些碎屑一旦混入機油中,就如同沙子混入了潤滑油,會極大地影響機油的潤滑效果。機油的潤滑功能一旦削弱,零件之間的摩擦就會增大,不僅會增加發動機的能耗,還可能導致零件過早損壞,縮短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燃油蒸汽腐蝕同樣不容小覷。燃油在發動機內燃燒時,會產生一些蒸汽,這些蒸汽中含有酸性物質,會對機油產生腐蝕作用。被腐蝕的機油,其化學性質發生改變,密封、防銹等功能也會隨之降低。密封性能下降,會導致發動機的動力流失;防銹功能不足,發動機內部的金屬部件就容易生銹,進而影響發動機的正常運行。
此外,機油在正常使用過程中會有一定的消耗量。如果不及時補充和更換,機油液位過低,會使發動機得不到充分的潤滑和冷卻,就像人缺水一樣,會引發各種“健康問題”。而且,長時間使用的機油,其清潔功能也會減弱,無法有效地將發動機內的雜質帶走,使得雜質在發動機內部堆積,影響發動機的工作效率。
通常汽車廠商會在維修保養手冊中明確給出換油里程,大部分車在5000 - 10000公里 。這是經過大量的實驗和實際使用驗證得出的科學數據。當汽車行駛達到規定里程時,就應該及時更換機油,以確保發動機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環境中。部分高檔車更為智能,達到里程會有換油提示,提醒車主該為愛車更換機油了。
總之,更換機油就如同給發動機進行一次深度清潔和全面保養,讓發動機時刻保持活力。為了愛車發動機的長久健康,車主們一定要重視機油的更換,按照規定的周期進行保養,這樣才能讓汽車陪伴我們更久,馳騁在每一段美好的旅程中。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