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的車算庫存車嗎
6個月的車通常算庫存車。一般來說,新車制造完成出廠后超過3個月仍未售出,便會被視作庫存車。正常銷售周期多在一兩個月,6個月已超出常規。不過,庫存車的判定并非僅看時間,若車輛在這段時間得到妥善保養維護,其車況良好,那也不能簡單將其定義為庫存車 。要綜合多方面因素來評判一輛6個月的車是否為庫存車。
首先,漆面是重要的檢查對象。庫存車長時間暴露在戶外或展廳,漆面易受到陽光、雨水等影響。仔細查看車身,若有細微劃痕、斑點或光澤度差異,很可能是長時間停放導致的,這也側面反映車輛的庫存狀態。
其次,橡膠部件不可忽視。輪胎、密封膠條等橡膠材質,在長時間存放中易老化。查看輪胎,若胎面有細小裂紋,胎側老化跡象明顯,或者密封膠條彈性不足、發硬,說明車輛停放時間較長,很可能就是庫存車。像發動機皮帶、雨刷等重要橡膠零件,同樣要仔細檢查,一旦發現老化,車輛成為庫存車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發動機的檢查也必不可少。外觀應無油漬,啟動時反應要迅速靈敏,運行平穩不抖動,聲音平順無尖利雜音或非固定頻率噪音。冷車怠速約1000轉,水溫上升后怠速下降至780轉左右,輕加油反應敏捷,無爆震音或松曠音,手摸發動機蓋無明顯震動,車內基本聽不到發動機工作噪音。若發動機存在這些問題,可能是庫存期間缺乏適當維護。
另外,查看車輛的生產日期也是關鍵。通過車輛引擎蓋或駕駛座車門上的生產廠家標記和出廠日期,以及產品合格證上的生產日期,能明確車輛的出廠時間。若出廠日期超過半年,大概率可認定為庫存車。
底盤同樣需要關注。可要求4S店工作人員將車輛升起,檢查避震器是否滲油,排氣管與消聲器是否有銹跡。如果發現這些部位有異常,車輛可能因長時間停放出現問題,屬于庫存車的可能性較大。
總之,判斷一輛6個月的車是否為庫存車,不能僅依據時間這一單一因素,而是要對漆面、橡膠部件、發動機、生產日期、底盤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檢查評估。只有全面細致地了解車輛狀況,才能準確判斷,從而在購車時做出更合適的決策。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